Friday 30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一) 之八:
那位教友繼續引用Rick Warren的話,並說明習慣可如何養成:

Rick Warren 曾説「一件事恆心地作七星期,便可養成習慣。」這位教友也讀過一篇文章,以大齋期的40天去養成一個習慣。我自己也試過在大齋期戒飲奶茶,發覺殊不容易,因為它巳成一個習慣。另外也試過在家中建立一家人在餐桌前讀聖經,也因為各種原因而放棄,最後只能建立家庭靈修時間。

起初我和師母一方面抱着大兒子、小兒子當然睡在床上,一方面開始和他們講聖經故事,由舊約講至新約耶穌(可能我做牧師,很多聖經都記得) 。到他們二人漸次長大,這時候聖經故事也講得七七八八,我們便改變形式,每人輪流負責讀一段聖經然後禱告,這習慣到神學院都繼續維持至今。

我引述這生命的片斷(可說是受到那位宣教士的啓發) ,用以說明將習慣建立在生活中,才能繼續下去。(待續)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一) 之七:

昨天說到一個信徒培育下一代的故事,可能大家會立刻發出一個疑問:這個故事與我們討論的主題白律有何關係? 我就覺得不單只有關係,而是大大有關,且聽我細細道來。

有教友在回應時指出:「其實現代科技進步,讀經表已在網上及有app」,「英國聖公會也推出了Daily Prayer 的app,有早、午、晚禱,可以在進餐前讀,再在用餐時默想。」其實英國聖公會的信徒,他們都努力用盡一切辦法去實踐每天崇拜靈修,但你估這樣做最後結局會如何呢?實踐一段時間之後,這種形式的崇拜靈修結果會如何呢?

那位教友繼續說:「用「強逼、高壓」手段,又不是敝會style。」,「(各自自己領略)的方法不能有效提高眾人的恆心」簡單來說,要鼓勵教友去養成做靈修的習慣,我們軟硬兼施俱不得要領。
這就要返到文化改做的工程,亦喜見教友對崇拜靈修能如何建立,持認真的態度。(待續)

Thursday 29 January 2015

約翰福音讀後–7:16 -7:19
7:16 [hb5] 耶 穌 說 、 我 的 教 訓 不 是 我 自 己 的 、 乃 是 那 差 我 來 者 的 。
[kjv] Jesus answered them, and said, My doctrine is not mine, but his that sent me.
7:17 [hb5] 人 若 立 志 遵 著 他 的 旨 意 行 、 就 必 曉 得 這 教 訓 或 是 出 於  上 帝、 或 是 我 憑 著 自 己 說 的 。
[kjv] If any man will do his will, he shall know of the doctrine, whether it be of God, or whether I speak of myself.
7:18 [hb5] 人 憑 著 自 己 說 、 是 求 自 己 的 榮 耀 . 惟 有 求 那 差 他 來 者 的 榮 耀 、 這 人 是 真 的 、 在 他 心 裡 沒 有 不 義 。
[kjv] He that speaketh of himself seeketh his own glory: but he that seeketh his glory that sent him, the same is true, and no unrighteousness is in him.
7:19 [hb5] 摩 西 豈 不 是 傳 律 法 給 你 們 麼 . 你 們 卻 沒 有 一 個 人 守 律 法 。 為 甚 麼 想 要 殺 我 呢 。
[kjv] Did not Moses give you the law, and yet none of you keepeth the law? Why go ye about to kill me?

相信大家還記得我們上一節(7:15)講話的背景就是聖經,現在繼續講下去。

7:16節提到「我 的 教 訓 不 是 我 自 己 的 、 乃 是 那 差 我 來 者 的 。」耶穌都有祂的教訓,但不是從自己來的,乃是父上帝差祂來教訓衆人的。祂還繼續講下去:「人 若 立 志 遵 著 祂 的 旨 意 行 、 就 必 曉 得 這 教 訓 是 出於上 帝 或 是 我 憑 著 自 己 說 的」。換句話說,人若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便會曉得這教訓出於祂。大家可能還記得我之前問過一個問題:我們要問「明白」是什麼意思?(7:15節)我認為「明白」其實是包含遵行上帝的旨意,並藉此建立一份更深的關係。既然是一份更深的關係,就像老夫老妻般一樣明白對方,自然就會心領神會,明白上帝的旨意。所以這裏講「人 若 立 志 遵 著 他 的 旨 意 行 、 就 必 曉 得 這 教 訓 出 於 上 帝」,就是這個意思。

尤有進者,耶穌更說:「人 憑 著 自 己 說 、 是 求 自 己 的 榮 耀 . 惟 有 求 那 差 他 來 者 的 榮 耀 、 這 人 是 真 的 、 在 他 心 裡 沒 有 不 義 。」這裏表達的意思就是耶穌不求自己的榮耀,卻只求上帝的榮耀。故此耶穌作的見證和祂的教訓都是真的,在祂裏面沒有不義。

聖經接着說:「摩 西 豈 不 是 傳 律 法 給 你 們 麼 . 你 們 卻 沒 有 一 個 人 守 律 法 。 為 甚 麼 想 要 殺 我 呢 。」這裏耶穌間接指出他們的不義,這樣各位聰明的讀者,你認為他們為什麼要殺耶穌呢?(待續)

Wednesday 28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一) 之六:
上週談到聖公宗以聖言作默想和反省之優美傳统,與及它與崇拜靈修之關係,我以「時移勢逆」去解釋當中的變遷。但此一答案卻不被接受;另一方面,有同工舉穆斯林為例,他的意思是提醒我們穆斯林信徒,在今日的繁忙生活節奏中仍可做到一日三次崇拜靈修,為何基督教徒就不能?今天續講。

不過,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容讓我先分享一個培育下一代的故事。
有一年暑假,我參加了一個為期一個月的短宣課程,去到菲律賓北部一個山區進行宣教的工作。其實本身已有宣教士推動福音工作,我們只是幫首幫尾。有一天早上我與負責這區的宣教士閒談,提到他投身做宣教士的原因。他說:「我父母有五個兒女,四個從事宣教的工作,一個務農為生。」我就很有興趣去找出這個家庭,為甚麼可以有這麼多人獻身於宣教的工作。他說:「很簡單,我父母每天用餐的時候,都放一本聖經在各人的坐位上,並且會讀一章聖經﹔閒時又會請一些宣教士到我家吃飯和分享,到我們各人成長後,很自然就會揀做宣教士。別以為那個務農的不願意投身於宣教行業,相反,他很想從事宣教的工作。只是他要在經濟上支援其他兄弟姊妹,所以不得已才選擇農夫的工作。

我聽了之後很是感動,尤其是更加欽佩這位宣教士的父母親,實踐了那美好的宗教培育工作。(待續)

Monday 26 January 2015

約翰福音讀後–7:14 – 7:15

7:14 [hb5] 到 了 節 期 、 耶 穌 上 殿 裡 去 教 訓 人 。
[kjv] Now about the midst of the feast Jesus went up into the temple, and 殺害taught.
7:15 [hb5] 猶 太 人 就 希 奇 說 、 這 個 人 沒 有 學 過 、 怎 麼 明 白 書 呢 。
[kjv] And the Jews marvelled, saying, How knoweth this man letters, having never learned?

今天的經文一開始,就講到耶穌在殿裏教訓人,祂不是已知道猶太人正在尋找祂嗎?耶穌不是已知道往耶路撒冷有喪命的危險嗎?但祂仍上聖殿去教訓人,這種態度,使我立時憶起一句話來:「雖千萬人吾往已」之豪情氣概。

令我們更感驚訝的是7:15的話:「猶 太 人 就 希 奇 說 、 這 個 人 沒 有 學 過 、 怎 麼 明 白 書 呢 。」我想大家都會明白,此處的書是指聖經。至於猶太人的驚奇,我覺得有兩種可能:

1. 是指耶穌沒受過什麼正統又有系統的訓練,卻竟會明白聖經。我們要問這裏的「明白」是什麼意思?
2. 是指耶穌不但明白,更可以活用聖經,所講的比喻就是明證。
看這裏的情況,應該包含1和2,兩者兼而有之。

雖然猶太人希奇耶穌對聖經的了解,但都要殺害祂,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待續)

Sunday 25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一) 之四:

昨天談到聖公宗以聖言作默想和反省之優美傳统,今天續講。

在現今之繁忙生活節奏裡,要實踐每天參加一次早禱已經不易,更何況每天早午晚三次,我相信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同工分享說,有些穆斯林的信徒可以 (我相信他的意思是指每天都崇拜) ,我是存疑的。不是他說得不對,只是我對人性的理解不是這樣。

因為我相信假若Cranmer時空轉移(或我們祖國用的術語穿越),來到我們的世代,他也不可以每天三次去崇拜,最多一星期做一次崇拜罷了!另一個例子就是看看我們下一代,只會在特殊的情況之下,例如受迫逼的時候,人才會自動自覺多去親近上帝,那時就可以做到每天都靈修。否則…..

同樣道理,每天靈修這美好的傳统,講就好容易,實踐起來就好多困難。所以我有無奈的感覺,嘆氣說道:「俱往矣!」總之以下一句話就包涵我的意思:「時移勢逆」。要信徒一日三次崇拜靈修,或每天做靈修,放諸今日的繁忙生活節奏,除非十分自律,否則便仿如我們自己難以做到,卻要信徒去實踐出來。(待續)

Saturday 24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一)之四:

昨天講到讀經表及其與崇拜之關係,今日續講。

我自己就覺得在崇拜中能受聖言之啟迪,隨時可以感受到上帝聖靈的臨在,是好得難以相比美事。不過,誠如有教友在回應時指出:
「我每天早上都去早禱,那天讀到「以西結頌」(A Song from Ezekiel),是來自以西結書36:24-28,心深受感動。但香港人為口奔馳,怎能每天去三次崇拜?這樣聖公會的讀經傳統怎樣落實在生活中?」

「為口奔馳,怎能每天去三次崇拜?這樣聖公會的讀經傳統怎樣落實在生活中?」相信這是大部份教友的心聲,大部份都有這兩個疑問。我都曾經試過在神學院進修,但每日只可以去到一次早禱,試問在這樣保護的情況下,我尚且不能做到。
面對此一情況,我們只好嘆一口氣說:「俱往矣!」

我們要記住當Cranmer編訂公禱書時,還是農業社會,工業社會還談不上,生活節奏肯定比現在慢許多,所以可以一日三次崇拜,當然可以讀大量聖經,還可以用一小時去講道。各位讀者,面對此一情況,你有甚麼提議呢?(待續)

Thursday 22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一) 之三:

莫以為崇拜之讀經環節與自律無關,且用些時間聽我道來。昨天談經課表,覺得意猶未盡,故今天繼續。

首先我們要明白崇拜中所讀之經課的設計。現行的經課表是一個三年循環經課表,只在主日選讀(平常日子用另一經課表) ,分為甲、乙、丙年三年,於每主日崇拜中,分三次宣讀,目標是三年內39卷舊約、27卷新約至少每卷讀一次。第一次經課絕大部份選自舊約(留意不同的節期有不同的選擇,例如聖靈降臨節期例必選自使徒行傳,將臨節期例必選自舊約) 。然後第二次經課,則必選自新約﹔最後,第三次經課則選自福音書。假若我們因各樣原因而只能讀兩次經課,則例定必讀福音書,取其較為重要﹔至於另一次,如若沒有一定要讀的經課(controlling lessons) ,則選用新約。有一句口訣會幫助我們記住這三次經課的關係,就是:「舊約是新約的基礎,新約是福音的預表,福音是耶穌基督的言行」。假若我們能夠記住這句口訣,則能理解各段經課的關係。

崇拜中第一部份是宣讀聖言,與三年循環經課表密切配合,絲絲入扣,天衣無縫。簡而言之,宣讀聖言主要讀三次經課,再加一個詩篇啟應(即將崇拜的人分為二半,單雙節輪流讀) ,我們早午晚各做一次崇拜,即用啟應形式誦讀二至三篇詩篇,所以一個月就讀完一百五十篇一次。這種崇拜的設計,目的是讓會眾讀大量聖經,故此三年就大致讀完全本聖經,並把聖言透過默想反省所得的領受(試問有什麼好過在崇拜中能默想聖言呢?),落實在生活中。你想這樣浸淫在聖言中,會不會有靈修效果呢?(待續)

約翰福音讀後–7:9 – 7:13
7:9 [hb5] 耶 穌 說 了 這 話 、 仍 舊 住 在 加 利 利 。
[kjv] When he had said these words unto them, he abode still in Galilee.
7:10 [hb5] 但 他 弟 兄 上 去 以 後 、 他 也 上 去 過 節 、 不 是 明 去 、 似 乎 是 暗 去 的 。
[kjv] But when his brethren were gone up, then went he also up unto the feast, not openly, but as it were in secret.
7:11 [hb5] 正 在 節 期 、 猶 太 人 尋 找 耶 穌 說 、 他 在 那 裡 。
[kjv] Then the Jews sought him at the feast, and said, Where is he?
7:12 [hb5] 眾 人 為 他 紛 紛 議 論 . 有 的 說 、 他 是 好 人 . 有 的 說 、 不 然 、 他 是 迷 惑 眾 人 的 。
[kjv] And there was much murmuring among the people concerning him: for some said, He is a good man: others said, Nay; but he deceiveth the people.
7:13 [hb5] 只 是 沒 有 人 明 明 的 講 論 他 、 因 為 怕 猶 太 人 。
[kjv] Howbeit no man spake openly of him for fear of the Jews.


今天的經文很是淺白易明,相信都不用我多作任何解釋。我反倒有興趣談一談本段經文所引發之另一個課題。

7:9-11提到「耶 穌 說 了 這 話 、 仍 舊 住 在 加 利 利 。但 他 弟 兄 上 去 以 後 、 他 也 上 去 過 節 、 不 是 明 去 、 似 乎 是 暗 去 的 。正 在 節 期 、 猶 太 人 尋 找 耶 穌 說 、 他 在 那 裡 。」似乎這裏是有兩個問題我們先要問:

1. 10節講到耶穌在他的兄弟上去以後,才暗暗的上去。祂為什麼要這樣做?
2. 11節提到猶太人正在尋找耶穌,他們有什麼目的?還有,這是什麼人?

人們說我是問題讀經者,但須知,所問的問題實情是幫助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經文,故此,不用怕,只管問,問題越多、越能幫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經文!

返到12-13`節,一如前言,確是十分淺白易明,不用我多作解釋。我反倒有興趣談一談本段經文所引發之另一個課題。12-13`節是這樣記錄的:「眾 人 為 他 紛 紛 議 論 . 有 的 說 、 他 是 好 人 . 有 的 說 、 不 然 、 他 是 迷 惑 眾 人 的 。只 是 沒 有 人 明 明 的 講 論 他 、 因 為 怕 猶 太 人 。」原來眾人在談論耶穌。有的說他是好人,但亦有人不同意,說他是惑眾人的,總之就是莫衷一是。値得留意是旁白的描述和解釋:只是沒有人明明的講論他、因為怕猶太人。究竟「怕猶太人」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要寫出來?猶太人和當地人有什麼瓜葛?點解耶穌會成為他們講論的焦點?(待續)

Tuesday 20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一) 之二:

談到崇拜中的經課設計,是很有心思的。甲年叫做馬太年,福音經課主要來自馬太福音,乙年叫做馬可年,而丙年叫做路加年,大家都可以估到主要是讀路加福音。那麼大家都會抗議我們都會說四福音,那麼約翰福音在那裡呢?

其實編寫經課表的心意是認為約翰福音太重要了,但當中包涵大量對話,難在崇拜之中宣讀,故將它打散放在三年中宣讀,年年都要讀以示重視,年年都要重讀,按節期的需要。

聖公會主要是崇拜,分早午晚三次每日讀經課三次,你看一日九次,讀幾大量聖經!所以你話聖公會是不讀聖經的,這句話同時是對亦是錯。首先這話是對的,全因我們沒有讀經做靈修的傳统﹔但這句話是錯的,因我們在崇拜中讀大量聖經,還讀不少詩篇,期望我們去默想反省,當我們在崇拜中受到聖言的引導,你能說這不是靈修嗎?(待續)

約翰福音讀後: 7:6 – 7:8
7:6 [hb5] 耶 穌 就 對 他 們 說 、 我 的 時 候 還 沒 有 到 . 你 們 的 時 候 常 是 方 便 的 。
[kjv] Then Jesus said unto them, My time is not yet come: but your time is alway ready.
7:7 [hb5] 世 人 不 能 恨 你 們 、 卻 是 恨 我 . 因 為 我 指 證 他 們 所 作 的 事 是 惡 的 。
[kjv] The world cannot hate you; but me it hateth, because I testify of it, that the works thereof are evil.
7:8 [hb5] 你 們 上 去 過 節 罷 . 我 現 在 不 上 去 過 這 節 . 因 為 我 的 時 候 還 沒 有 滿 。
[kjv] Go ye up unto this feast: I go not up yet unto this feast: for my time is not yet full come.

約翰福音這第四福音書所講的「時候」,我要先作解釋,然後再去詮釋7:6節,這樣較容易去理解本段經文。

按耶穌在第四福音中常常談到「我的時候還沒有到」,簡而言之,耶穌所講的時候,是指他要上十字架成為全人類救贖的希望,就是這時候。換句說話,就是主耶穌犧牲在十字架的時候。所以套用耶穌想表達的意思,7:6就會是:耶 穌 就 對 他 們 說 、 「我 的 時 候 還 沒 有 到 . 你 們 的 時 候 常 是 方 便 的 。」料想大家還記得這裏的代名詞「他們」,所指究竟是誰!就是耶穌的兄弟/姊妹。

耶穌在7:7-8繼續說:「世 人 不 能 恨 你 們 、 卻 是 恨 我 . 因 為 我 指 證 他 們 所 作 的 事 是 惡 的 。 你 們 上 去 過 節 罷 . 我 現 在 不 上 去 過 這 節 . 因 為 我 的 時 候 還 沒 有 滿」。我相信以大家的聰明和智慧,必定會理解當中的意思,所以我都不打算多作詮釋,反倒想用些篇幅用點時間去反省主耶穌在7:7-8講的兩個課題:

1. 7:7世 人 不 能 恨 你 們 、 卻 是 恨 我 . 因 為 我 指 證 他 們 所 作 的 事 是 惡 的 。這句令你想起約翰福音第一章那一句?而我就反省到人的內心都是充滿罪:例如貪婪、憤怒、色慾、怠惰、妒忌、傲慢和暴食(七宗罪)。當光照在黑暗裏,黑暗當然不接受光!大家撫心自問,自己究竟容易被那樣罪阻擋去接受真理呢?

2. 7:8你 們 上 去 過 節 罷 . 我 現 在 不 上 去 過 這 節 . 因 為 我 的 時 候 還 沒 有 滿。這裏我們應該想一想我們和上帝的關係,特別是關乎時間的使用?我們有沒有以敬虔的心去等待上帝的工作?(待續)

Monday 19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一):

在講完讀經方法、聖靈導引後,今日會講第三點:自律。

甚麼叫自律?我一聯繫上互聯網,只要鍵入自律,一按search,就有幾十則到幾百則關於自律的課題供你選擇,由網上維基百科到辭淵辭海等,應有盡有;當然還有yahoo提供的字典解釋。(這要多謝兒子Micah,教曉我用電腦來查合用的資料。講開Micah,重點都是他的靈命成長,將在日後交待,請繼續收看)根據yahoo提供字典的解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英文作self-discipline,都是作自我約束管理去解。所以顧名思義,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套用讀經生活上,就是心中有一標準(量尺),來量度我們是否合乎標準,自己是否好好管理好自己。

我們基督徒常說最好是每天做靈修,最好是每天同一時間地點,還要揀早上做靈修,取其可以幫我們接觸到上帝,支取到所需的力量。不過,我們很少去反省這把量尺。根據之前分享之讀經法(OIA),立刻就有兩條問題湧現在腦海:誰訂的?這標準是什麼?還有一條是幾核心的:會否適切現代社會?特別是最後這一條,最值得我們去反思。

另一方面,聖公會是一個禮儀的教會,是十分重視崇拜的;但我們作為聖公會人,又有否明白崇拜的意義、特別是讀經靈修與崇拜的關係。舉例來說,你知有公禱書,但你知否它為何叫公禱書?我敢說大部份的教友皆不知為何叫做公禱書,全因問題out sys,所以無教,他們也無問過。連神學教育也攪成咁 - 咁功利主義,你話我們教育下一代是不是出了很大的問題?至於我,也是用讀經法OIA問了很多的問題,去幫自己去理解(所以你會發現我喜歡每事問),包括以下二個:
1. 大家都知聖公會甚為重視聖餐禮,但為甚麼公禱書卻以早禱禮文開始、接着才是聖餐禮?
2. 公禱書是一本怎樣的書?
未知那一位可以回應一吓?(待續)

Saturday 17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聖靈引導之十一 - 回轉 王葉翠芬師母

上週回應有關自欺的問題,今天回歸主題,談回轉。這要回到我第一篇文章所講的「追本溯源」,我指出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因此是主體(subject) 而非物體(object),能讓我們去認識上帝、拯救我們、與主交通、因而可以從新得力,行主真道。就以我們夫婦二人為例,就算是我們信主多年,我也曾經質疑上帝,「彩虹怎麼會變石頭」:失去許多的,換來是看不清前路怎樣走下去;而健華也曾「把琴掛在樹梢上」,因此而痛哭陷入自我流連的狀況。感謝上帝帶領我們回轉,在一次連續八天的退修中,我默想聖經(約翰福音20:1-18),心靈獲得醫治,愛主更深,事主日勤;健華也與上帝相遇,以摩西和彼得的對話作藍本,看到上帝所看重不是一對能走的腿,一個會說話的咀吧和能與人溝通的身體,而是忠心事奉上帝的心。

為此,我對未信主的讀者的規勸,請你們去尋找真道,正如路加福音所說:

「因 為 凡 祈 求 的 就 得 著 、 尋 找 的 就 尋 見 , 叩 門 的 就 給 他 開 門」(路11:10);

至於已洗禮多年的兄姊,我勸勉你們常與聖言親近,組織查經小組,在彼此學道、彼此督責、和彼此學義的路途上並肩而行;愛弟兄,愛家庭,愛主愛人,打那美好的仗,直至終身。

Friday 16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聖靈引導之十 - 由自欺到回轉 王葉翠芬師母

有未信主的朋友問我,由詮釋聖經到辨識聖靈的帶領,以致選擇行那一條路都是人為的,這樣會否是自圓其說,找理由去解釋自己的行動?

這位朋友也挺心水清的,人許多時候都會自欺,把自己的決定硬說是上帝的帶領,但有三方面可以預防自欺的狀態。第一,信徒應活在教會的群體裡,弟兄姊妹若彼此關愛,當中若有人自欺誤解真理時,便要關切相勸,且聽保羅的教導 :

「聖 靈 明 說 、 在 後 來 的 時 候 、 必 有 人 離 棄 真 道 、 聽 從 那 引 誘 人 的 邪 靈 、 和 鬼 魔 的 道 理 ……你 若 將 這 些 事 提 醒 弟 兄 們 、 便 是 基 督 耶 穌 的 好 執 事。」(提前4:1, 6a)

第二,若我們行在主道中,經年累月便會結出聖靈的果子:
「聖 靈 所 結 的 果 子 、 就 是 仁 愛 、 喜 樂 、 和 平 、 忍 耐 、 恩 慈 、 良 善 、 信 實 、 溫 柔 、 節 制 . 這 樣 的 事 、 沒 有 律 法 禁 止」(加5:22-23)
因行主道而結的果子便是明證。

第三,不要忘記教會歷史的傳統,這是聖公會教會特別重的。我們崇拜使用的公禱晝(例如我們常讀的信經),許多都是在教會歷史上經過激烈討論而流傳至今的。教會甚至對聖經的理解,道德行為的討論也有一些傳統的教導。

以上三方面都有助我們預防自欺的。你也許可以在回應欄中分享一吓,讓大家可以彼此學習。(待續)

Thursday 15 January 2015

約翰福音讀後–7:3-7:5:
7:3 [hb5] 耶 穌 的 弟 兄 就 對 他 說 、 你 離 開 這 裡 上 猶 太 去 罷 、 叫 你 的 門 徒 也 看 見 你 所 行 的 事 。
[kjv] His brethren therefore saimd unto him, Depart hence, and go into Judaea, that thy disciples also ay see the works that thou doest.
7:4 [hb5] 人 要 顯 揚 名 聲 、 沒 有 在 暗 處 行 事 的 . 你 如 果 行 這 些 事 、 就 當 將 自 己 顯 明 給 世 人 看 。
[kjv] For there is no man that doeth any thing in secret, and he himself seeketh to be known openly. If thou do these things, shew thyself to the world.
7:5 [hb5] 因 為 連 他 的 弟 兄 說 這 話 、 是 因 為 不 信 他 。
[kjv] For neither did his brethren believe in him.

已前在未發MSA這病時,覺得被人誤解和不被認同,是一樣最難接受的事。想不到主耶穌,也曾遭受誤解和不被認同,今次還被自己的兄弟不信,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别忘了這段該由7:1節開始!7:2提到的住棚節,便是這段的詮釋背景。耶穌的兄弟說:「你 離 開 這 裡 上 猶 太 去 罷 、 叫 你 的 門 徒 也 看 見 你 所 行 的 事 。」他們有沒有估計耶穌不上去猶太的原因?若去,代表什麼?若不去,又代表什麼?留意這提議是他的親兄弟主動先提出來。我們該問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提議?他們有什麼目的?連旁白都怕讀者不知道而要去解釋:「因 為 連 他 的 弟 兄 說 這 話 、 是 因 為 不 信 他 。」他們不信什麼? 這問題十分值得我們停一停、想一想!

這段值得我們去想,就是為何耶穌的弟兄有這樣的提議?如若明白上帝給耶穌的使命,就不忍心並會勸耶穌不要上耶路撒冷;如今勸告耶穌上去,旁白又說他們不信耶穌,即是他們不理解耶穌的為人,復不了解祂的使命。

當人的願望/慾望與上帝的意思交替但相違背,你會怎樣決定?我們暫且停一停,看看耶穌怎樣做。

Tuesday 13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聖靈引導之九 - 回轉 王葉翠芬師母

我得重申再講一次,我負責這部份的「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專題,是視聖經為上帝藉文字,並透過聖靈向我們說話,使我們得以承受上主的救恩。為此,讀經亦是人與上帝相遇的途徑,而我們的生命會因此而得以改變。

我認為人在讀經聽道後辨識到聖靈的教導,許多時候我們仍可以選擇順服聖靈或抗拒聖靈的,畢竟是上帝給人自由意志去選擇。順服聖靈者對上帝的認識會越來越深,生命更充滿榮光和喜樂(此喜樂我認同兒子睿哲所說的因信心而生的喜樂)。但我們亦須要承認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會因世上各樣的累,例如物質的引誘,疾病的痛苦,關係的破碎而離開上帝。這樣,我們可知道如何走那回轉的道路?

這裡我是深信上帝是不斷並主動呼喚我們回轉,這已經是一份恩典。並且即使我們離開神(desolation 的字根是來自拉丁文的desolare, 解作離開而獨自一人),只會讓我們更認清自己的狀況,因而選擇回轉,這樣我們便會更愛上帝。當中最困難可能是要放下自我的驕傲,認識自己的有限和突破那長期保護自己的虛偽形象。(待續)



約翰福音讀後–7:1-7:2:
7:1 [hb5] 這 事 以 後 、 耶 穌 在 加 利 利 遊 行 、 不 願 在 猶 太 遊 行 . 因 為 猶 太 人 想 要 殺 他 。
[kjv] After these things Jesus walked in Galilee: for he would not walk in Jewry, because the Jews sought to kill him.
7:2 [hb5] 當 時 猶 太 人 的 住 棚 節 近 了 。
[kjv] Now the Jews' feast of tabernacles was at hand.

完成第六章,我們確可以說此章是甚長(成70節,且差不多每節都很長),很多時讀到尾已經不記得開首了;或像一個老人家在獨白,使人懨懨欲睡。但絕不能說是冗長,因為記載內容極之豐富,而且五、六、七、八這四章都可歸類於一個主題:你可否猜到是什麼呢?

聰明的你定必找到答案。無錯,就是節期。今日七章二節提到住棚節,你是否有這節期的資料,可知它會影響到我們的詮釋?於是我上網,結果是很容易就搜尋到一些關於住棚節的資料:

簡而言之,住棚節是猶太人三大節期之一,律法規定,凡住在耶路撒冷及其鄰近猶太地方的成年男士,皆須要每年三個節期揀一而守之。住棚節通常在每年的十月(猶太月曆是七月,可參考利未記23:34)舉行,為期七天。住棚節一方面可被視作慶祝豐收的一個重要的節日;另一方面,是仿傚舊約的摩西,帶領以色列選民在埃及的曠野,曾住在會幕。所以我們在路加福音二章看到約瑟作為一家之首,帶領全家去耶路撒冷,在43節看到節期這個是詞彙,就是這情況。今天帶給我們的反省就是我們抱着什麼的態度過基督教的節日?我們有沒有在渡過節期之後,發覺與上帝的關係有所增進?還是被社會的消費主義矇閉了心靈,物慾被滿足,但內心卻仍舊空虛。(待續)

Sunday 11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聖靈引導之八 - 願意行主的路 王葉翠芬師母

前文我曾經談及平時信徒要學會自律和有系統地讀經,這是認出聖靈引導的事前功夫,這些功夫會有助我們預備自己作主忠心僕人。若我們願意順服聖靈,行主的道路,生活便會結出美好果子:「叫屬 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三章十七節)。反之,則有如約翰福音所說:「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今天,讓我談談我們有否願意順服聖靈,學習行主的道路。

我和丈夫青少年時期就返聖士提反堂做崇拜,其中何世明法政牧師間中便會來講道。他聲音洪亮,每次講道例必講兩句話,我們年青時總愛扮他說話,攪笑一番。我們並非不尊重他,只是那兩句話實在太深刻了,唔知有沒有「老友記」記得?

就是:「風吹雞蛋殼,沙塵兼白霍」和 「天大地大,自己最大」!

也許這兩句說話深刻得刺到我們深處,年青的我不得不攪笑,藉此遮蓋我對罪的羞愧感。何法政所針對是指出人常常從自己的好處出發,以為世界都圍他/她轉,心中沒留位置給上帝。

我們若重讀剛過去主日福音經課:約翰福音四章五至四十二節有關耶穌與撒馬利亞婦人井旁談道。撒馬利亞人是當以色列的北國被阿述帝國侵佔時,猶太人與阿述人通婚後所生的後裔。由於阿述人是拜異邦神的,撒馬利亞人是被猶太人視為不潔淨,更何況這是一個結過許多次婚的婦人(新約時代怎樣看好女人,請參閱提前二章九至十二節),怪不得她要午正時份去猶太人祖宗的雅各井裡打水!

婦人從自己的好處出發,不想天天老遠跑到這井打水,就請耶穌給她活水。她竟不知道和她說話的正是神的兒子!耶穌的聖言打進這婦人的心坎,是因為祂不只看到她的需要,還指出她的罪來:「你 說 沒 有 丈 夫 、 是 不 錯 的 , 你 已 經 有 五 個 丈 夫 . 你 現 在 有 的 、 並 不 是 你 的 丈 夫」。耶穌更進一步講出,敬拜不在乎地點,「那 真 正 拜 父 的 、 要 用 心 靈 和 誠 實 拜 他 、 因 為 父 要 這 樣 的 人 拜 他 。」透過聖靈的能力,主基督的說話,開闊了撒馬利亞婦人的視界,並認出眼前人正是彌賽亞主基督,且興奮的往城裡向人見證,她已與基督相遇。

各位讀者,上帝所期盼藉聖言與人相遇,是要我們用心靈和誠實的。今天你和我有沒有因罪遮蓋我們的心靈,不願誠實面對上帝呢?若上帝的話語對你說話,你願意接受改變嗎?(待續)

Saturday 10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聖靈引導之七 - 辨識聖靈的帶領 王葉翠芬師母

論到辨識聖靈的帶領,依納爵解釋有三種方法可以看到上帝引導人去作出選擇*。第一種是上帝的靈強烈的吸引一個人,以至在全無猶豫之下,當事人認信行主道路。依納爵就以保羅(使9:3-22)及馬太(太9:9)的認信作為例子,大家可以自己閱讀聖經找出詳情。第二種辨識聖靈的帶領的方法,就有賴當事人辨識個人的情感狀況,找到consolation 和desolation兩者的相關的感覺,而選擇走一條與主相親(consolation)的路。 依納爵指出 consolation是一系列的正面的感覺,鼓勵,支持及肯定我們作某一決定是對的(並不是我早前自我反省中提到feel good的感官反應);而desolation 是一系列的負面的感覺,阻止,質詢甚至懷疑我們作某一決定,提醒我們這決定是不對的。第三種辨識聖靈的帶領的方法則重邏輯推理,引證上主的帶領。依納爵還提到,假設你在病榻上快要死了,而要作出某一決定,就須列明該各個選擇的好處和壞處,小心審視個人的價值觀和背境,才去作出決定。在辨識聖靈的帶領時,三種方法都會互動,並且會跟當事人的個性和信仰經歷緊緊相連。

這樣,我再去描述外子對使徒行傳21:13-14一段聖經的反應。
「保 羅 說 、 你 們 為 甚 麼 這 樣 痛 哭 、 使 我 心 碎 呢 . 我 為 主 耶 穌 的 名 、 不 但 被 人 捆 綁 、 就 是 死 在 耶 路 撒 冷 、 也 是 願 意 的 。 保 羅 既 不 聽 勸 、 我 們 便 住 了 口 、 只 說 、 願 主 的 旨 意 成 就 便 了 。」(使徒行傳21:13-14)

健華跟我說,他是為到保羅那份甘願為主犧牲的情操十分感動;至於主的話語指引他甚麼,他仍未知曉;但他是肯定與上主的關係是穩妥的。(待續)

Thursday 8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聖靈引導之六 -辨識聖靈的帶領 王葉翠芬師母

其實西方社會對情緒的研究並不限於心理學,醫學人員亦從腦素描圖看到某些情緒,在青年期還未成熟,要達成人階段才發展成熟。但若果你曾與病後的王牧師接觸,幫我一同去照顧他,你會發覺另一幅圖畫:他現在情緒很是有限,感觸時只會哭,快樂時,笑到唔停,有時兩者混淆,醫生稱這現狀為emotion lability。 亦有學者提到,情緒是一種原始的原動力:憤怒激發人去畫下界線,憂傷引導人去尋求協助,羞愧帶領人去重回所屬群體,這些都是情緒對我們的益處。但是,信徒若受聖靈引導,行主的道路,我們又會擁有一份什麼的感覺?

有一個主日的經課是關於保羅甘願往耶路撒冷受捆綁,丈夫一聽就哭了,除了有點兒尷尬,我也想了解他為什麼哭。經文是這樣記載的:
「21: 10 我 們 在 那 裡 多 住 了 幾 天 、 有 一 個 先 知 、 名 叫 亞 迦 布 、 從 猶 太 下 來 。
21:11 到 了 我 們 這 裡 、 就 拿 保 羅 的 腰 帶 、 捆 上 自 己 的 手 腳 、 說 、 聖 靈 說 、 猶 太 人 在 耶 路 撒 冷 、 要 如 此 捆 綁 這 腰 帶 的 主 人 、 把 他 交 在 外 邦 人 手 裡 。
21:12 我 們 和 那 本 地 的 人 、 聽 見 這 話 、 都 苦 勸 保 羅 不 要 上 耶 路 撒 冷 去 。
21:13 保 羅 說 、 你 們 為 甚 麼 這 樣 痛 哭 、 使 我 心 碎 呢 . 我 為 主 耶 穌 的 名 、 不 但 被 人 捆 綁 、 就 是 死 在 耶 路 撒 冷 、 也 是 願 意 的 。
21:14 保 羅 既 不 聽 勸 、 我 們 便 住 了 口 、 只 說 、 願 主 的 旨 意 成 就 便 了 。」(使徒行傳21:10-14)

聖靈藉亞迦布,對保羅說話,他反應冷靜,倒是跟保羅的門徒和當地人在痛哭,而他們的眼淚令保羅心碎。要留意保羅的反應,他提到就是死也是願意,願主的旨意成就便是了。在這裡我們可以很清楚見到保羅與主的關係是多麼親密,對祂是完全的委身,在這穩妥的關係裡,保羅的情感是那麼鎮定,也帶點超然,能止住身邊人的口!

這裡我想提出,辨識聖靈的帶領,除了是要肯定我們行的道路是行在上主的旨意裡,聖靈還是想我們能與主親近,並有勇氣活出這份親密關係而帶來的改變。這份關係是經年累月,透過靈修讀經培養出來,情緒鎮定得令身邊的人止住了口。那麼王牧師作為主的僕人多年,現今因疾病受主考驗,他又為什麼因保羅所說的話(13-14節)而哭起來?(待續)
約翰福音讀後–6:70-6:71:
6:70 [hb5] 耶 穌 說 、 我 不 是 揀 選 了 你 們 十 二 個 門 徒 麼 . 但 你 們 中 間 有 一 個 是 魔 鬼 。
[kjv] Jesus answered them, Have not I chosen you twelve, and one of you is a devil?
6:71 [hb5] 耶 穌 這 話 是 指 著 加 略 人 西 門 的 兒 子 猶 大 說 的 . 他 本 是 十 二 個 門 徒 裡 的 一 個 、 後 來 要 賣 耶 穌 的 。
[kjv] He spake of Judas Iscariot the son of Simon: for he it was that should betray him, being one of the twelve.

對於今日的經文,我腦海仍然默想着一個問題:為什麼六章尾,講猶大多過彼得,當中的啟示是什麼?在此,我先分享我的觀察、與及由觀察而得的詮釋,看看能否解答自己的問題。

或者我們可以這樣開始:你認識「加 略 人 西 門 的 兒 子 猶 大」有幾多?

四卷福音書都有描述耶穌呼召門徒,但就沒有記載猶大如何成為耶穌的門徒。為什麼呢?聖經記載有關猶大的言行,可以怎樣找到呢?幸好現在上網很方便,大家只要瀏覽以下網址,便可知道。
http://www.blueletterbible.org/se…/Dictionary/viewTopic.cfm…

返到今天的經文,我就有以下的觀察:
1. 其實由60至71節,約翰用四節講論猶大,反而講彼得只有兩節。我就有一個疑問:這裏重點是什麼?
2. 在這短短兩節中,兩次提到「十 二 個 」和 「一 個」這兩個數字,為何?
3. 為什麼把門徒(十 二 個 )放在猶大(一 個)賣主之背景中?

相信這幾個問題應該不能解答我自己開始的問題,但已經勾畫出這兩節經文的重點。聰明的讀者,你一定可以觀察到更多問題,詮釋這段經文的意思。(待續)

Wednesday 7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聖靈引導之五 王葉翠芬師母

我大兒子睿哲的一番話讓我明白到feel good和認定自己在行主的路是無關係的;我丈夫也稱讚他,能體驗到這道理也不簡單。

有一天睿哲問我:「媽,什麼是喜樂?」我說:「我唔知喎,唔通爸爸患此惡疾,我會很喜樂?!又如別人的孩子撞車死了,他爸媽會喜樂?」(好明顯我是唔happy經歷如此際遇)
過了數天,我們又再談到聖經的教導,要常常喜樂(帖撒羅尼迦前書 5:16-18)。睿哲說:「媽,喜樂是一種態度,是當苦難遇到希望(他用英語說的“when suffering meets hope”)時出現的,所以我們要常常喜樂凡事謝恩。」

我問他:「同suffering 有關係?」
他說:「當我們suffer時,我們就更要選擇主的道路而行,在苦難時見到盼望便會喜樂。若我們信上帝,在什麼處境也深信上帝的美意,所以便能常常喜樂。因此,喜樂是一種態度。」
我說:「咁即係同處境和情緒無關的,我feel sad, 但在基督耶穌裡我是喜樂的。」
他重復:「是無關的。」
但願我這個常常被情緒影響的人,脫離黑暗,接受光明。

註:睿哲是一個十分自律的人,寫的靈修日記,密密麻麻,已寫滿一本一百頁以上的筆記簿,每週四晚出去事奉、返團契、帶查經,參與mentor計劃,書好似唔駛理,卻又讀得不錯,他在靈命和學業的成長,真是令我倆感詫異。(待續)

Tuesday 6 January 2015

約翰福音讀後–6:68-6:71:
6:68 [hb5] 西 門 彼 得 回 答 說 、 主 阿 、 你 有 永 生 之 道 、 我 們 還 歸 從 誰 呢 。
[kjv] Then Simon Peter answered him, Lord, to whom shall we go? thou hast the words of eternal life.
6:69 [hb5] 我 們 已 經 信 了 、 又 知 道 你 是   神 的 聖 者 。
[kjv] And we believe and are sure that thou art that Christ, the Son of the living God.
6:70 [hb5] 耶 穌 說 、 我 不 是 揀 選 了 你 們 十 二 個 門 徒 麼 . 但 你 們 中 間 有 一 個 是 魔 鬼 。
[kjv] Jesus answered them, Have not I chosen you twelve, and one of you is a devil?
6:71 [hb5] 耶 穌 這 話 是 指 著 加 略 人 西 門 的 兒 子 猶 大 說 的 . 他 本 是 十 二 個 門 徒 裡 的 一 個 、 後 來 要 賣 耶 穌 的 。
[kjv] He spake of Judas Iscariot the son of Simon: for he it was that should betray him, being one of the twelve.

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一定十分熟悉什麼是Marking scheme & Model answer.

我相信大家還記得耶穌問的問題,這裏彼得回答了一個十分標準的答案 -「主 阿 、 你 有 永 生 之 道 、 我 們 還 歸 從 誰 呢 。」68節彼得正好提供了一個Model answer (Standard answer)給我們,這個標準的答案,完全無懈可擊。設若考試,這個答案一定給我們帶來好成績。但値得我們想的是:這是否彼得他想答的答案。

想大家都聽過「高分低能」這詞彙的。這詞彙意思就是考試時候會搬model answers答題,所以會考獲高分,成績還不錯呢!殊不知只是囫圇吞棗,空有頭腦知識,但全不通曉人倫世務,所以叫他處理事務,實有所托非人之嘆。無怪乎我們會稱之為「高分低能」。不過,我想彼得斷不會如此想,按他的性情該是發自內心,或是「我口講我心」的。我這麼詳細解釋,都是想大家更深入去思想彼得回答耶穌的問題,還有他的答案。

今天若耶穌問你:「你們也要去麼?」(67節),抛開彼得的model answer,你們會怎樣回答呢?
今日重看這段經文,講猶大多過彼得,我也要好好去默想當中的啟示。(待續)

Monday 5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聖靈引導之四      王葉翠芬師母

昨天我引提摩太後書三章十六節至十七節,指出聖經是上帝的靈在動。但我們要明白,何時何刻聖經的話語成為我們生命的導引,我們是不知道的,亦不能控制的。我們要明白時間是掌握在神手裡。祂何時動工,並不由我們控制,但自律和有系統地讀經(外子建議其中一個方法就是OIA),是我們能力可以做到的,這也是認出聖靈引導的事前功夫,這些功夫會有助我們預備自己作主忠心僕人。若我們願意順服聖靈,行主的道路,生活便會結出美好果子:「叫屬 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三章十七節)。反之,則有如約翰福音所說:「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

我仍然強調我們要認識自己的情緒反應,學習把情緒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就會看到自己因情緒而陷入的死胡同(有時我們可能需要接受輔導)。壞的情緒若向內積聚就傷身,向外發洩就傷害到人際關係,我們要明白到兩種後果都有可能不會完全修復的。另一個原因我重視內省和認識情緒,就是要學習辨識聖靈的帶領,並願意行主的路,透析罪使我們與神分隔時,怎樣回轉。以上我提及三方面:
- 辨識聖靈的帶領
- 願意行主的路
- 透析罪會使我們與神分隔,並回轉
都可以從聖經找到導引,下週我會逐一詳談。在此我不怕醜的以我大兒子的屬靈勸勉作結:我認為他的一番話讓我明白到feel good和認定自己在行主的路是無關係的;我丈夫也稱讚他,能體驗到這道理也不簡單。(待續)

Friday 2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聖靈引導之三     王葉翠芬師母

我多次提到情緒(emotion),辨識(discernment)和求上帝幫助,是為了加強內省,讓上帝作我們隨時的幫助,也學會察看聖靈的工作,不任己意擺弄事情。這樣,大家會否覺得太被動?這又與讀經生活有何關係?
講起聖經的功用,大家必定記得提摩太後書三章十六節至十七節所言:
「聖 經 都 是   神 所 默 示 的 、 〔 或 作 凡   神 所 默 示 的 聖 經 〕 於 教 訓 、 督 責 、 使 人 歸 正 、 教 導 人 學 義 、 都 是 有 益 的 .叫 屬   神 的 人 得 以 完 全 、 預 備 行 各 樣 的 善 事 。」

值得留意是英文譯本(NIV)是這樣翻譯的:
“All Scripture is God-breathed and is useful for teaching, rebuking, correcting and training in righteousness, so that the man of God may be thoroughly equipped for every good work.”
“God-breathed”這個字原文是θεόπνευστος,即是θεός 和πνέω的組合字,直譯是上帝吹的,「吹」這個字亦見於約翰福音三章八節:
「風 隨 著 意 思 吹 、 你 聽 見 風 的 響 聲 、 卻 不 曉 得 從 那 裡 來 、 往 那 裡 去 . 凡 從 聖 靈 生 的 、 也 是 如 此 。」

“All Scripture is God-breathed”就提醒我們,聖經都是上帝的靈在動,當我們讀經時,用心靈去讀,聖靈會教訓、督責、歸正、學義、讓我們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這樣,讀經時我們能否察看聖靈在動什麼,就十分重要。(待續)

Thursday 1 January 2015

不一樣的讀經方法(十):聖靈引導之二 王葉翠芬師母

當依納爵(Ignatius of Loyola)還是一個二十六歲的年青人時,參與一場對抗法國的戰役,雙腳不幸折斷,差不多快要死去。後得上帝醫治,很快復原過來*。復原以後,有人給他兩本書看,一本是 A life of Christ, 另一本是 The Lives of the Saints in Spanish, 他就專心研習,但總是發覺自己思想受到打擾,有時會飄移到自己暗戀的對象中,想像自己如何陪伴她,可惜她的身份地位比他高,難於攀附。

在這爭扎中,上帝卻幫助他。每次他讀到有關救主的生平或聖人的事蹟,他會去思考自己一生如何去回應,直到自己疲倦;當中,世俗的事務亦會騷擾他的思緒,他也會花上許多時間反復思量。這種思想生活維持了一段時間,他漸漸看到兩者的分別:當他讓上帝進入他的思想空間,即使放下了,他還是滿足和快樂的;但當他被俗務煩擾時,想的時候有一點快感,想到倦了,放下它時,卻感到枯竭和失去滿足感。久而久之,他分別到那些滋擾他靈魂的,是來自魔鬼;而令他良久都心滿意足的,卻是來自上帝

有時我們有沒有留意到那些因情緒帶動的思想行為,初時暢快,但卻令我們的靈魂枯乾;而那些出於聖靈的,卻造就生命,令他人的靈魂蘇醒?(待續)
*The Autobiography of St Ignatius Loyola, Chapter 1 “ Convalescence and Conversion (May 1521 – February 1522)”, translated by J.F.O’Collag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