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8 July 2014

羅馬之旅靈程日誌

09/08/2013 Fri. (之第二日) 天晴

昨夜 (約飛行三小時) 請太太Tracy陪我去廁所,本是自然需要,本是很需要的。但用了大動作的起身、又用了近乎二分鐘轉身,眾人不單知我行動不便紛紛騰讓空位(他們正是排隊 上廁所) ,排在頭位竟主動讓出首先使用廁所權,等我可以不用排隊而先用廁所;在Tracy用腳頂著廁所門讓我可以轉動去解放時,對這羣識與不識(多是不認識) 的人,實唯有無言感激。不過我就枉費他們的一番心機,當我坐在廁缸上,竟然全沒有便意。勉強自己坐多一會,都去不到。唯有穿回衣服出來。第一眼就見龍尾長 了一倍;及後在Tracy扶持下,蹣跚的扶住座位的靠枕(其實這樣做等於弄醒所有的人) 行回自己的座位,咁都要行二分鐘。坐回自己的座位,又耗費了幾分鐘。
待一切安頓後,才可靜心去反省剛才的行為。第一,我真是有需要才去廁所,絕不是扭計的,更不是為了引人注意的。第二,小小的一件事就是上廁所,雖然對我來 說不容易,但當中都親眼看見及感受到上帝的典恩,第三,在飛機倉內小便,已因我的病而成為一個問題。第四,親身去感受我的病帶來不便、甚至身邊的人困擾。 這成為在這個行程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不過,還是容後有機會再講。但更真是啼笑皆非,就像上次在桂湖市退修一樣,同樣以去廁所開始,或者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我們的日常生活。不過我又真的為去廁所而祈禱交托的。(待續…)

Monday, 7 July 2014

約翰福音讀後–4:43 – 4:45之三

4:43 [hb5] 過 了 那 兩 天 、 耶 穌 離 了 那 地 方 、 往 加 利 利 去 。
[kjv] Now after two days he departed thence, and went into Galilee.
4:44 [hb5] 因 為 耶 穌 自 己 作 過 見 證 說 、 先 知 在 本 地 是 沒 有 人 尊 敬 的 。
[kjv] For Jesus himself testified, that a prophet hath no honour in his own country.
4:45 [hb5] 到 了 加 利 利 、 加 利 利 人 既 然 看 見 他 在 耶 路 撒 冷 過 節 所 行 的 一 切 事 、 就 接 待 他 . 因 為 他 們 也 是 上 去 過 節 。
[kjv] Then when he was come into Galilee, the Galilaeans received him, having seen all the things that he did at Jerusalem at the feast: for they also went unto the feast.

昨天以此作結:「這番說話是關乎此婦人不道德的過去,但卻……」,因為想留待今天一口講。

我覺得耶穌說的話實在太彩,亦方便我去講說,値得一登再登:
4:16 耶 穌 說 、 你 去 叫 你 丈 夫 也 到 這 裡 來 。 4:17 婦 人 說 、 我 沒 有 丈 夫 。 耶 穌 說 、 你 說 沒 有 丈 夫 、 是 不 錯 的 . 4:18 你 已 經 有 五 個 丈 夫 . 你 現 在 有 的 、 並 不 是 你 的 丈 夫 . 你你 已 經 有 五 個 丈 夫 . 你 現 在 有 的 、 並 不 是 你 的 丈 夫 . 你這 話 是 真 的 . 4:19 婦 人 說 、 先 生 、 我 看 出 你 是 先 知 。

上次已將16-17兩節講解,是以我不重複。唯一想加上去就是:耶穌在講這話時祂的態度和神情。你有沒有想到?因為經文本身並無提供答案,一切都是只靠合 理的推想。最明顯的線索在19節:給我們看到那婦人的反應,其實她在這裡是回應耶穌在道德上對她的挑戰。耶穌說:「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 你的丈夫」,他運用祂全知的能力(在這裡唯一合理的解釋,但這又會帶出另一問題:耶穌賦有如此能力,他會是誰呢?),耶穌指出她過往與不同的男性發生關 係,可現在的卻不是她的丈夫。往時,她為了避開眾人,揀正午最曬最熱去取水,卻突然面對耶穌在道德上的挑戰,你估她如何回應耶穌對她的挑戰?

面對如此挑戰,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尷尬,立刻會轉一個新話題,希望能儘快救自己脫離窘境。但出入意表地婦人不單不嫌煩耶穌,反倒以一宗教問題求問於耶穌,更尊稱耶穌作為先知,一如耶穌的邀請,尋索起祂的身份來。由此可見、亦是我們應學習的:
1. 耶穌在這裡挑戰人的態度;祂在道德層面上追逼婦人,但卻沒有給予拙拙逼人的感覺,至低限度那婦人並沒有任何想逃走的意圖或行動,且還繼續話題下去,求問於耶穌;
2. 這婦人在關係上得不著滿足,耶穌說的話正好刺激她的深層需要,並啟發她在關係上尋索,以期建立一更親密而又永恆的關係。從這個方向來說,耶穌豈不是引發婦人的宗教感,轉向尋索上帝尋求新的生命?

這就是我所謂之宗教感,你/妳想不想試試?(待續)


相片:約翰福音讀後–4:43 – 4:45之三

4:43 [hb5]  過 了 那 兩 天 、 耶 穌 離 了 那 地 方 、 往 加 利 利 去 。  
    [kjv]  Now after two days he departed thence, and went into Galilee. 
4:44 [hb5]  因 為 耶 穌 自 己 作 過 見 證 說 、 先 知 在 本 地 是 沒 有 人 尊 敬 的 。  
    [kjv]  For Jesus himself testified, that a prophet hath no honour in his own country. 
4:45 [hb5]  到 了 加 利 利 、 加 利 利 人 既 然 看 見 他 在 耶 路 撒 冷 過 節 所 行 的 一 切 事 、 就 接 待 他 . 因 為 他 們 也 是 上 去 過 節 。  
    [kjv]  Then when he was come into Galilee, the Galilaeans received him, having seen all the things that he did at Jerusalem at the feast: for they also went unto the feast.

昨天以此作結:「這番說話是關乎此婦人不道德的過去,但卻……」,因為想留待今天一口講。

我覺得耶穌說的話實在太彩,亦方便我去講說,値得一登再登:
4:16  耶 穌 說 、 你 去 叫 你 丈 夫 也 到 這 裡 來 。 4:17 婦 人 說 、 我 沒 有 丈 夫 。 耶 穌 說 、 你 說 沒 有 丈 夫 、 是 不 錯 的 . 4:18   你 已 經 有 五 個 丈 夫 . 你 現 在 有 的 、 並 不 是 你 的 丈 夫 . 你你 已 經 有 五 個 丈 夫 . 你 現 在 有 的 、 並 不 是 你 的 丈 夫 . 你這 話 是 真 的 . 4:19  婦 人 說 、 先 生 、 我 看 出 你 是 先 知 。  

上次已將16-17兩節講解,是以我不重複。唯一想加上去就是:耶穌在講這話時祂的態度和神情。你有沒有想到?因為經文本身並無提供答案,一切都是只靠合理的推想。最明顯的線索在19節:給我們看到那婦人的反應,其實她在這裡是回應耶穌在道德上對她的挑戰。耶穌說:「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他運用祂全知的能力(在這裡唯一合理的解釋,但這又會帶出另一問題:耶穌賦有如此能力,他會是誰呢?),耶穌指出她過往與不同的男性發生關係,可現在的卻不是她的丈夫。往時,她為了避開眾人,揀正午最曬最熱去取水,卻突然面對耶穌在道德上的挑戰,你估她如何回應耶穌對她的挑戰?

面對如此挑戰,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尷尬,立刻會轉一個新話題,希望能儘快救自己脫離窘境。但出入意表地婦人不單不嫌煩耶穌,反倒以一宗教問題求問於耶穌,更尊稱耶穌作為先知,一如耶穌的邀請,尋索起祂的身份來。由此可見、亦是我們應學習的:
1. 耶穌在這裡挑戰人的態度;祂在道德層面上追逼婦人,但卻沒有給予拙拙逼人的感覺,至低限度那婦人並沒有任何想逃走的意圖或行動,且還繼續話題下去,求問於耶穌;
2. 這婦人在關係上得不著滿足,耶穌說的話正好刺激她的深層需要,並啟發她在關係上尋索,以期建立一更親密而又永恆的關係。從這個方向來說,耶穌豈不是引發婦人的宗教感,轉向尋索上帝尋求新的生命?

這就是我所謂之宗教感,你/妳想不想試試?(待續)

Saturday, 5 July 2014

羅馬之旅靈程日誌

昨天提到我們一家終於出發了。不過心內還有一個掛慮,就是去厠所。因為自患這病(MSA) 以後,去厠所逐漸成為問題。頭二次還可獨個兒回港,可獨自上廁所。但隨着身體活動力日降,特別是轉動巳不靈光,起身去厠所巳很困難。以前在飛機去厠所絕對 不算一件事(完全沒有難度) ,現在變成一件很艱難的事,去厠所要分成四組動作:起身、轉身、步行去厠所、完廁四個動作。上次回港去六次廁所使我仍心有餘悸(你估我返回多倫多會怎麼 樣?) ,仲有四次報假案(最慘是Tracy剛睡着了便被我吵醒嚷着去厠所反而去不到,是不是很像小孩在扭計)。這次飛去歐洲之雅典,預計要十小時,就當喺回港前 (約十五小時)之預習吧!

雖說是回港前之預習,我也不敢怠慢。先是辦完登機手續後去一次,登機前又去一次(太太及兒子卻不以為然) 才正式登機。在機艙內,第一眼要確定廁所的位置、約與自己的距離,待會兒好去廁所。在外國比中國好的的地方是:有專為傷健人仕而設立的一家人的洗手間,不 過,這次自己坐輪椅,才驚覺有不少健存的人士在濫用此服務。但總的說來,歐洲這些已發展的國家,對傷健人仕的尊重,不,更確切的說是對生命的尊重,強國人可能幾代人都未追得上。宜好好自勉之!

半想着半反省着,不知不覺又去到機倉的機門口,從wheelchair站起身,企定再轉身,前後用了個多分鐘,間明空姐坐那邊,便步履闌珊扶着座位(通常 行動不便先入機,所以所有的座位都是空的) 的靠枕而行,這不超過五十米的距離,我要用二分鐘才行完可以安坐自己的椅上。接着第一眼就找厠所(我不是立刻有這需要) ,而要check下所book之座位是否近厠所,否則立刻同空姐說我的需要並要求換近厠所的座位。不久飛機便起飛了。我求經歷神卻第一樣與去廁所有關,真 是啼笑皆非。不過,這真是實際需要。講到實際,你又估下我去了多少次厠所、當中又有幾多次真是去到呢?(待續…)

Friday, 4 July 2014

約翰福音讀後–4:43 – 4:45之二

4:43 [hb5] 過 了 那 兩 天 、 耶 穌 離 了 那 地 方 、 往 加 利 利 去 。
[kjv] Now after two days he departed thence, and went into Galilee.
4:44 [hb5] 因 為 耶 穌 自 己 作 過 見 證 說 、 先 知 在 本 地 是 沒 有 人 尊 敬 的 。
[kjv] For Jesus himself testified, that a prophet hath no honour in his own country.
4:45 [hb5] 到 了 加 利 利 、 加 利 利 人 既 然 看 見 他 在 耶 路 撒 冷 過 節 所 行 的 一 切 事 、 就 接 待 他 . 因 為 他 們 也 是 上 去 過 節 。
[kjv] Then when he was come into Galilee, the Galilaeans received him, having seen all the things that he did at Jerusalem at the feast: for they also went unto the feast.

昨天談及耶穌如何打開話匣子,與撒馬利亞一婦人傾談,給予我們很好的機會去學習,向陌生人或不認識的人去傳福音;至於另一課題「如何引起別人的宗教感」則在今日續講。

我們傳福音時要分享聖經真理已是不容易,更何況要引起別人的宗教感;幸得耶穌在這裡,與撒馬利亞婦人傾談,起著示範的作用,供我們去學習。

我覺得與人分享福音最難的,就是問一些問題,一方面要夠「貼身」(夠「貼身」意思是挑戰人們,特別在道德層面),另一方面又給予足夠的空間,才會使人想下 去。在這裡耶穌在德行上挑戰婦人:「妳去叫妳的丈夫來」 , 婦人說:「我沒 有丈夫」。 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 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之前我們雖然沒有分析過耶穌如何引起婦人的興趣,卻不會忘記以下一些「引起動機」的方法:即耶穌引起婦人取「活水」的興 趣,既不用行這麼遠、又可避開眾人、又有源源不絶的水可以飲用;但可惜耶穌這時「逼」她面對自己的五個丈夫、六個男人的淫蕩生活,婦人不知如何應對是好, 只好在不知所措中答耶穌:「我沒有丈夫」。但耶穌不肯就此甘休,運用祂的神力,說了以上一番未卜先知的說話。而這番說話是關乎此婦人不道德的過去,但 卻……(待續)

相片:約翰福音讀後–4:43 – 4:45之二

4:43 [hb5]  過 了 那 兩 天 、 耶 穌 離 了 那 地 方 、 往 加 利 利 去 。  
    [kjv]  Now after two days he departed thence, and went into Galilee. 
4:44 [hb5]  因 為 耶 穌 自 己 作 過 見 證 說 、 先 知 在 本 地 是 沒 有 人 尊 敬 的 。  
    [kjv]  For Jesus himself testified, that a prophet hath no honour in his own country. 
4:45 [hb5]  到 了 加 利 利 、 加 利 利 人 既 然 看 見 他 在 耶 路 撒 冷 過 節 所 行 的 一 切 事 、 就 接 待 他 . 因 為 他 們 也 是 上 去 過 節 。  
    [kjv]  Then when he was come into Galilee, the Galilaeans received him, having seen all the things that he did at Jerusalem at the feast: for they also went unto the feast.

昨天談及耶穌如何打開話匣子,與撒馬利亞一婦人傾談,給予我們很好的機會去學習,向陌生人或不認識的人去傳福音;至於另一課題「如何引起別人的宗教感」則在今日續講。

我們傳福音時要分享聖經真理已是不容易,更何況要引起別人的宗教感;幸得耶穌在這裡,與撒馬利亞婦人傾談,起著示範的作用,供我們去學習。

我覺得與人分享福音最難的,就是問一些問題,一方面要夠「貼身」(夠「貼身」意思是挑戰人們,特別在道德層面),另一方面又給予足夠的空間,才會使人想下去。在這裡耶穌在德行上挑戰婦人:「妳去叫妳的丈夫來」 , 婦人說:「我沒 有丈夫」。 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 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之前我們雖然沒有分析過耶穌如何引起婦人的興趣,卻不會忘記以下一些「引起動機」的方法:即耶穌引起婦人取「活水」的興趣,既不用行這麼遠、又可避開眾人、又有源源不絶的水可以飲用;但可惜耶穌這時「逼」她面對自己的五個丈夫、六個男人的淫蕩生活,婦人不知如何應對是好,只好在不知所措中答耶穌:「我沒有丈夫」。但耶穌不肯就此甘休,運用祂的神力,說了以上一番未卜先知的說話。而這番說話是關乎此婦人不道德的過去,但卻……(待續)

Thursday, 3 July 2014

羅馬之旅靈程日誌 -

與此同時,我也收到舅仔Dickson寄來的三本旅遊書,去義大利、土耳其和希臘的(當然是我們請他代買的) 。相當好用,在行程的編排上幫了不少。不過,在行程上我最合用當首推輪椅,是一位教友送的,當中實見證著上帝奇妙的恩典。事緣在香港們牧職工作時,曾主動 步下聖壇,派餐予一名失明的老婦人,我也記不起這小事,只視之為牧職必需要的工作,現在她的女兒Betty憶述,我也依稀記得。剛巧這時她弟兄放假由美國 回港,陪母親返早堂,見證這一幕。他還說我是第一個主動下來派聖歺的牧師,所以他的印象很深刻。回美後,弟弟鄺弟兄與她分享這生命小故事,因而得知,複又邀請他的姐姐,一年兩次來神學院探我們。


起初,她是陪身在美國的三弟鄺弟兄(另一個傳奇,有機會再講) 來神學院探我(他身在威司康辛州,每年二次來探姊姊),後來自己叫兒子開車送她來。今次可以有wheelchair用,全憑她穿針引線再出錢出力。且 wheelchair是new design,並可分析,還只有不到二十磅、又小巧,是專為外出活動而designed,最適合我這個行程用的。他兒子David,也在網上替我找了很多 有用的資料再傳給我 (特別是在歐洲使用wheelchair) ,等我們早早作出準備,實屬難得!

卒之,wheelchair的輪和椅都要分家:wheelchair要折起放在車尾廂,二個輪則分析放在後座,頓時使後座擠逼起來。不過,無論如何,我們終於出發了。唯一掛心就系…(待續…)


相片:羅馬之旅靈程日誌 -  

與此同時,我也收到舅仔Dickson寄來的三本旅遊書,去義大利、土耳其和希臘的(當然是我們請他代買的) 。相當好用,在行程的編排上幫了不少。不過,在行程上我最合用當首推輪椅,是一位教友送的,當中實見證著上帝奇妙的恩典。事緣在香港們牧職工作時,曾主動步下聖壇,派餐予一名失明的老婦人,我也記不起這小事,只視之為牧職必需要的工作,現在她的女兒Betty憶述,我也依稀記得。剛巧這時她弟兄放假由美國回港,陪母親返早堂,見證這一幕。他還說我是第一個主動下來派聖歺的牧師,所以他的印象很深刻。回美後,弟弟鄺弟兄與她分享這生命小故事,因而得知,複又邀請他的姐姐,一年兩次來神學院探我們。
起初,她是陪身在美國的三弟鄺弟兄(另一個傳奇,有機會再講) 來神學院探我(他身在威司康辛州,每年二次來探姊姊),後來自己叫兒子開車送她來。今次可以有wheelchair用,全憑她穿針引線再出錢出力。且wheelchair是new design,並可分析,還只有不到二十磅、又小巧,是專為外出活動而designed,最適合我這個行程用的。他兒子David,也在網上替我找了很多有用的資料再傳給我 (特別是在歐洲使用wheelchair) ,等我們早早作出準備,實屬難得!

卒之,wheelchair的輪和椅都要分家:wheelchair要折起放在車尾廂,二個輪則分析放在後座,頓時使後座擠逼起來。不過,無論如何,我們終於出發了。唯一掛心就系…(待續…)

Wednesday, 2 July 2014

約翰福音讀後–4:43 – 4:45

4:43 [hb5] 過 了 那 兩 天 、 耶 穌 離 了 那 地 方 、 往 加 利 利 去 。
[kjv] Now after two days he departed thence, and went into Galilee.
4:44 [hb5] 因 為 耶 穌 自 己 作 過 見 證 說 、 先 知 在 本 地 是 沒 有 人 尊 敬 的 。
[kjv] For Jesus himself⋯⋯
testified, that a prophet hath no honour in his own country.
4:45 [hb5] 到 了 加 利 利 、 加 利 利 人 既 然 看 見 他 在 耶 路 撒 冷 過 節 所 行 的 一 切 事 、 就 接 待 他 . 因 為 他 們 也 是 上 去 過 節 。
[kjv] Then when he was come into Galilee, the Galilaeans received him, having seen all the things that he did at Jerusalem at the feast: for they also went unto the feast.

耶穌與井旁的婦人的對談已講完,還想講多二句。

這段經文對我們傳福音甚有啟發,特別是向陌生人「打開話匣子」和「引起他的宗教感」兩方面。

對於我們來說:向陌生人「打開話匣子」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故此耶穌與井旁的婦人的對談,甚値得我們參考。我們要留意耶穌怎樣開始與婦人談話:「請你給我水喝」,當然我們不會忽略背境對我們了解經文的重要。耶穌:因走路困乏,在井旁休息,凑巧那時門徒進城去買食物,而趁婦人在正午出來取水時展開對話。在這裏至少有兩點供我們學習:

1. 耶穌以一個需要,請求婦人幫忙來開始。換句話說,耶穌以一個需求來請婦人幫助,以開展一個對談。
2. 這是一個真正的需要。

在我的經驗裏,請人去幫手是最好之法門,特別是陌生人,一些你不認識的人士。請他們做一些小差事,給他們有被重視的感覺。但大前提當然是你/妳真有如此需要、決不是可以扮出來的,皆因至終會為人所識穿。就如耶穌在這裏,因走路困乏,在井旁休息。祂真是有此需要才啟齒,並與一異邦人(我以前解釋過撒馬利亞人被猶太人耻視為種族不純正,不與他們談話)、又是婦女開始對談。(待續)
 

Tuesday, 1 July 2014

通告:在數算日子上出現錯誤,所以昨天誤登羅馬之旅靈程日誌 。惟有在今日刊印約翰福音讀後–4:39 – 4:42補回,並在以後,按照所編定日子刊登,即會逢單數日(即1, 3, 5)繼續刊出「約翰福音讀後」,而雙數日(即2,4,6)則重刊「羅馬之旅靈程日誌」。敬請讀者諸君垂注。


約翰福音讀後–4:39 – 4:42

4:39 [hb5] 那 城 裡 有 好 些 撒 瑪 利 亞 人 信 了 耶 穌 、 因 為 那 婦 人 作 見 證 說 、 他 將 我 素 來 所 行 的 一 切 事 、 都 給 我 說 出 來 了 .
[kjv] And many of the Samaritans of that city believed on him for the saying of the woman, which testified, He told me all that ever I did.
4:40 [hb5] 於 是 撒 瑪 利 亞 人 來 見 耶 穌 、 求 他 在 他 們 那 裡 住 下 . 他 便 在 那 裡 住 了 兩 天 。
[kjv] So when the Samaritans were come unto him, they besought him that he would tarry with them: and he abode there two days.
4:41 [hb5] 因 耶 穌 的 話 、 信 的 人 就 更 多 了 .
[kjv] And many more believed because of his own word;
4:42 [hb5] 便 對 婦 人 說 、 現 在 我 們 信 、 不 是 因 為 你 的 話 、 是 我 們 親 自 聽 見 了 、 知 道 這 真 是 救 世 主 。
[kjv] And said unto the woman, Now we believe, not because of thy saying: for we have heard him ourselves, and know that this is indeed the Christ, the Saviour of the world.

上次談到雅各井旁的婦人,與耶穌談話後,介紹了全村的人去見耶穌,今日繼續。

經文在三十九節是這樣記錄:「那 城 裡 有 好 些 撒 瑪 利 亞 人 信 了 耶 穌 」。他們之所以全城的人都去耶穌處,全因婦人所作的見證:「他 將 我 素 來 所 行 的 一 切 事 、 都 給 我 說 出 來 了 .」原來她之所以在正午最曬的時候出來取水,是因為她恥於自己的混亂的男女關係,怕人從道德層面去挑戰她,故此她在正午最曬時取水,以避開眾人。但現今此 婦人竟不怕舊事重提,甚至把自己的前曾往事,自曝於人前,這是何等大的轉變呀!聽過她的見證後,正如聖經所說,許多 「撒 瑪 利 亞 人 來 見 耶 穌 、 求 他 在 他 們 那 裡 住 下 . 他 便 在 那 裡 住 了 兩 天」 。

經文在四十一節繼續記載下去:「因 耶 穌 的 話 、 信 的 人 就 更 多 了 .」原來他們信是因直接聽聞到耶穌的話,而且信的人更多了。這些人便對婦人 (也是對我們讀者說的)說:「現 在 我 們 信 、 不 是 因 為 你 的 話 、 是 我 們 親 自 聽 見 了 、 知 道 這 真 是 救 世 主 。」換句話說,他們並沒有因婦人的見證而信,反倒是因主耶穌的話而認識真理,「知道」耶穌就真是基督。(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