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3 March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6:26-16:28   王健華牧師

16:26[hb5] 到 那 日 、 你 們 要 奉 我 的 名 祈 求 . 我 並 不 對 你 們 說 、 我 要 為 你 們 求 父 .
[kjv] At that day ye shall ask in my name: and I say not unto you, that I will pray the Father for you:
16:27[hb5] 父 自 己 愛 你 們 、 因 為 你 們 已 經 愛 我 、 又 信 我 是 從 父 出 來 的 。
[kjv] For the Father himself loveth you, because ye have loved me, and have believed that I came out from God.
16:28[hb5] 我 從 父 出 來 、 到 了 世 界 . 我 又 離 開 世 界 、 往 父 那 裡 去 。
[kjv] I came forth from the Father, and am come into the world: again, I leave the world, and go to the Father. 

在神學上,耶穌正在行雙重旅程 (double journey),且等我把這課題詳加解釋。

今天的聖經是這樣記述的:「我 從 父 出 來 、 到 了 世 界 . 我 又 離 開 世 界 、 往 父 那 裡 去 。」這裡記錄了耶穌從父出來,到了世界,但是我們卻很少會去問父怎樣去行。同樣,我們也很少去問是怎樣回到父家。實際情況是耶穌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卻因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最後復活升天且要再臨,審判死人活人。那麼耶穌16:28節所說的旅程其實隱含了在過程當中的受苦和榮耀。一個基督的跟從者又會否同樣經歷此種苦難和榮耀?以致我們能憑信心和靠賴天父的恩典離開世界,返回父家?這又怎樣啓示我們該如何在世活出精彩的人生?

天父犧牲了祂的獨生子耶穌,成就了「父 自 己 愛 你 們 、 因 為 你 們 已 經 愛 我 、 又 信 我 是 從 父 出 來 的 。」的救恩。耶穌的生命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祂放下自已,把生命完全為主所用,成就上帝的計劃,因此祂同得榮耀,也把上帝與人的樊籬破毀,叫祂的恩典和審判臨到世間。

各位讀者,我要在此停一停,請你們想一想,你們準備好學效基督行過這一生沒有? (待續)

祈禱:
天父上帝,祢的慈愛與公義藉耶穌基督彰顯在世上。求祢叫我們少去求在世的榮華富貴,多去求不要虛渡一生,好叫我們在耶穌再臨的日子,可以坦言無懼,在祂面前,也不致於羞愧。奉主名求。阿們。

Wednesday, 2 March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6:23-16:25  王健華牧師

16:23 [hb5] 到 那 日 、 你 們 甚 麼 也 就 不 問 我 了 . 我 實 實 在 在 的 告 訴 你 們 、 你 們 若 向 父 求 甚 麼 、 他 必 因 我 的 名 、 賜 給 你 們 。
[kjv] And in that day ye shall ask me nothing. Verily, verily, I say unto you, Whatsoever ye shall ask the Father in my name, he will give it you.
16:24 [hb5] 向 來 你 們 沒 有 奉 我 的 名 求 甚 麼 、 如 今 你 們 求 就 必 得 著 、 叫 你 們 的 喜 樂 可 以 滿 足 。
[kjv] Hitherto have ye asked nothing in my name: ask, and ye shall receive, that your joy may be full.
16:25 [hb5] 這 些 事 、 我 是 用 比 喻 對 你 們 說 的 . 時 候 將 到 、 我 不 再 用 比 喻 對 你 們 說 、 乃 要 將 父 明 明 的 告 訴 你 們 .
[kjv] These things have I spoken unto you in proverbs: but the time cometh, when I shall no more speak unto you in proverbs, but I shall shew you plainly of the Father.
有一個觀察,就是經文指出一個「日子」,一個「時候」。我們有沒有問是什麼日子,是什麼時候呢?
聖經是這樣記錄的:「到 那 日 、 你 們 甚 麼 也 就 不 問 我 了 . 我 實 實 在 在 的 告 訴 你 們 、 你 們 若 向 父 求 甚 麼 、 他 必 因 我 的 名 、 賜 給 你 們 。」這裏話門徒甚麼都不用再問耶穌了,只要去問天父,祂就會因耶穌的名而賜給我們。那麼我們與天父的關係産生什麼變化?對門徒來說,耶穌身份解釋的改變,他們覺得怎樣?
聖經繼續記錄下去:「向 來 你 們 沒 有 奉 我 的 名 求 甚 麼 、 如 今 你 們 求 就 必 得 著 、 叫 你 們 的 喜 樂 可 以 滿 足 。」我們向來沒有靠耶穌求什麼,現今求就得着,這裏的經文說我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為什麼?我們又求些什麼事才必得着?
最後,耶穌指出:「這 些 事 、 我 是 用 比 喻 對 你 們 說 的 . 時 候 將 到 、 我 不 再 用 比 喻 對 你 們 說 、 乃 要 將 父 明 明 的 告 訴 你 們 .」其實,耶穌清楚說明祂再不用比喻,為的是什麼?你知道嗎?(待續)
祈禱:
三位一體的天父上帝,祢對我們的愛是那麼大。求祢教我們學懂如何去求,好叫我們得着上帝所以得着我們,叫我們的喜樂可以滿足。奉耶穌基督的名而求。阿們。

Tuesday, 1 March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6:20-16:22  王健華牧師

16:20   [hb5]   
            [kjv]     Verily, verily, I say unto you, That ye shall weep and lament, but the world shall rejoice: and ye shall be sorrowful, but your sorrow shall be turned into joy.
16:21   [hb5]   
            [kjv]     A woman when she is in travail hath sorrow, because her hour is come: but as soon as she is delivered of the child, she remembereth no more the anguish, for joy that a man is born into the world.
16:22   [hb5]   
            [kjv]     And ye now therefore have sorrow: but I will see you again, and your heart shall rejoice, and your joy no man taketh from you.


 」這是詩篇17章說的,可見喜樂的重要,况且我們都喜悅這事,但問題是我們怎樣將憂愁變為喜樂。今天聖經就將這個秘訣啓示我們。

聖經是這樣記錄的:「我 。」它首先指出世人將要痛哭、哀號,因為不見了耶穌。但只是一息間的事,轉瞬間便會化為喜樂,因為轉眼我們便見耶穌。聖經還舉了婦人生產的事作為例子:「婦 。」因為孩子出世的喜樂已經比生產的痛苦大,所以就不會記起痛楚!這個比喻對比了喜樂和憂愁,也指出得到喜樂是需要經歷一個過程,憂愁才變為喜樂,這個過程是什麼?中間要怎樣做?

經文接着說:「你 。」耶穌指出門徒現在憂愁,但應承會再去見他們,他們便會喜樂,這裏就道出了得喜樂的途徑。你可以指出來嗎?(待續)

祈禱:慈悲仁愛的天父,祢是喜樂的根源,求教我們多去祈求喜樂,也求祢聽我們的禱告,將喜樂賜給我們,貫注入生活之中。奉主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