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30 October 2015

約翰福音讀後26-27(a) 鄺英銓

13:26 [hb5] 耶 穌 回 答 說 、 我 蘸 一 點 餅 給 誰 、 就 是 誰 。 耶 穌 就 蘸 了 一 點 餅 、 遞 給 加 略 人 西 門 的 兒 子 猶 大 。
[kjv] Jesus answered, He it is, to whom I shall give a sop, when I have dipped it. And when he had dipped the sop, he gave it to Judas Iscariot, the son of Simon.
13:27 [hb5] 他 喫 了 以 後 、 撒 但 就 入 了 他 的 心 。 耶 穌 便 對 他 說 、 你 所 作 的 快 作 罷 。
[kjv] And after the sop Satan entered into him. Then said Jesus unto him, That thou doest, do quickly

在筵席上主人以蘸過的餅給客人是當時的習俗,代表了友情和尊重,也合乎猶大是「首席榮譽」客人的推測。耶穌對猶大這一個舉動與後來猶大以「親咀」為記號去賣祂成了一個對照,不同的地方是,主耶穌沒有真的去揭發猶大(13:28-29),祂只在與約翰的私語中低聲地指出猶大而已。他這樣去作,原因是顯而易見的,祂是要約翰在日後成為祂的見證人,可以證實祂在當時便已經很清楚誰是出賣祂的人。而約翰所以一直保持緘默,若不是出於主耶穌的吩咐(要不然他可能早已回答了彼得在24節裡面的問題),另一個原因便是他當時心中困惑,一片茫然,不知所措。這都是我所說的,生動迫真和沒有經過粉飾的真實記載,我相信主耶穌對猶大所作的,自始至終還是真誠的友情表現。

當我再一次回顧整段的記載時,我看到了主耶穌對挽回猶大的心作出了多次的努力。他先是在13:10(b)敲響了祂對猶大的譽鐘,然後以詩41:5-9一段經文去預言祂的被賣,這一篇論及大衛被朋友出賣的詩篇在當時是家傳戶曉的名詩篇,對猶大來說是自然是耳熟能詳。主耶穌這樣作其實是對猶大的良知作出了挑戰:「猶大,你知道嗎?你是我親近的人,是我當為朋友的,卻在暗中傷害我,但我並沒有將你揭發出來。」主耶穌所傳達給猶大的其實是一個情感上的信息。
其後,當主耶穌明言:「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的時候,這等於祂對猶大肯定:「不用再揣測了,我已經確實知道你是誰了。」只是主耶穌始終沒有將猶大揭破,還蘸餅給他,這可以說是主耶穌對挽回猶大所作的最後的努力。

最後,在27節告訴我們在猶大喫過餅後撒但便進入了他的心。我在年幼時對這一節聖經感到非常恐懼,因為經文給我一種感覺,好像餅被下了迷藥,猶大在服用後便迷失了本性致讓撒但佔據了他的心。其實,在主耶穌的多方努力後,在祂對猶大這一個最後的友情表示之後,猶大始終不為所動,竟然對主耶穌這塊友情之餅,毫無羞愧地坦然承受。這表示出他心意已決,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然後撒但才進入了他的心。主耶穌並沒有在祂給猶大的餅裡面作了什麼,是猶大將他自己的心門打開讓撒但進去的。結果猶大便是以他的背逆去回報了主耶穌對他的愛。(待續)

祈禱:
恩慈的天父,祢的大愛實在顯現在祢對猶大的忍耐,可惜他卻以背逆去回報了主祢對他的愛。願我們監察內心的背逆,時刻警醒禱告,不讓撒但進去內心,如我們受洗時對祢的應許: 拒絕魔鬼及魔鬼各樣行為,丟棄世上虛浮之榮華,除去一切貪欲,與肉體之邪情。奉主名求。阿們

Thursday, 29 October 2015

教牧書信讀後之二    王葉翠芬

提摩太後書4:19-22
4:19 [hb5] 問 百 基 拉 、 亞 居 拉 、 和 阿 尼 色 弗 一 家 的 人 安 。
[kjv] Salute Prisca and Aquila, and the household of Onesiphorus.
4:20 [hb5] 以 拉 都 在 哥 林 多 住 下 了 。 特 羅 非 摩 病 了 、 我 就 留 他 在 米 利 都 。
[kjv] Erastus abode at Corinth: but Trophimus have I left at Miletum sick.
4:21 [hb5] 你 要 趕 緊 在 冬 天 以 前 到 我 這 裡 來 。 有 友 布 羅 、 布 田 、 利 奴 、 革 老 底 亞 和 眾 弟 兄 、 都 問 你 安 。
[kjv] Do thy diligence to come before winter. Eubulus greeteth thee, and Pudens, and Linus, and Claudia, and all the brethren.
4:22 [hb5] 願 主 與 你 的 靈 同 在 。 願 恩 惠 常 與 你 們 同 在 。
[kjv] The Lord Jesus Christ be with thy spirit. Grace be with you. Amen.

保羅的書信多數是以向友人問安作結束,今次也不例外。但今日經文特別之處是他先問安的是兩家人。第一個家庭是百基拉和亞居拉,他們都是猶太人夫婦,從羅馬被趕到哥林多 (徒18:2),一邊從事帳棚工作,一邊協助保羅傳道。當時的傳道者除了在會堂講論信仰,也有在家庭中傳揚主道,百基拉和亞居拉的家便是接待使徒傳道的地方(林前16:19) 。至於阿尼色弗,在1:16節已提到他們 一 家 人屢次使保羅暢快,不 以他的 鎖鍊為恥。能患難與共的兩家人,又怎會忘記!

以拉都(徒19:22)和特羅非摩(徒20:4)都是曾與保羅和提摩太同工的人,其中特羅非摩病了,兩人都要找地方住下來。最後提到的四個人,都沒有在新約其他書信提及,相信他們都是教會的領袖。其中我留意到最後的一位是姊妹Claudia, 可見當時在羅馬的基督徒領袖中,也有包括女性在內。

最後,我還是不得不提保羅和提摩太的關係 。跟據聖經記載,他們兩人曾合力撰寫的書信包括哥林多後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後書、及腓利門書,在屬靈的家他們是父與子的關係。雖然他們個性不同,一個愛主愛得轟轟烈烈,一個愛主愛得順服內憸,但他們對上帝的忠心卻是相同,雙方對對方屬靈生命質素的着緊,也完全流露在提摩太前後書中(提前 1:18-19, 3;14-15,4:6-10,5:21-22,6:11-16, 提後1:6-14,2:1-3,15,22-25, 3:14-17,4:1-2)。保羅對提摩太的惦念,再一次在今日的4:21節:「你 要 趕 緊 在 冬 天 以 前 到 我 這 裡 來」見到。他已經是第ニ次(4:9)請提摩太趕快與他見面。作為讀者,我們無法得知他倆最終有沒有碰面,卻從其他文献知道他們都是為主殉道。這份屬靈上的父子關係,能夠生命影響生命,二人都甘願放上生命去完成上帝所差派的使命,也許比有血緣關係的父子來得更刻骨銘心,聞者為之動容,值得我們深思。(提摩太後書完)

祈禱:
慈悲的天父,感謝祢叫我們活在教會的群體中,有弟兄姊妹跟我們一同成長,並各按恩賜事奉上帝,服務他人。願我們能真實無偽地忠心於上帝的教導,珍惜信仰中的同路人,並彼此勉勵督責代求,一同去追求 公 義 、 信 德 、 仁 愛與 和 平,至終可進到永生的天國裡。奉主名求。阿們。

Wednesday, 28 October 2015

約翰福音讀後13:23-25              鄺英銓

13:23   [hb5]   
            [kjv]     Now there was leaning on Jesus' bosom one of his disciples, whom Jesus loved.
13:24   [hb5]    西
            [kjv]     Simon Peter therefore beckoned to him, that he should ask who it should be of whom he spake.
13:25   [hb5]    便
            [kjv]     He then lying on Jesus' breast saith unto him, Lord, who is it?

 這三節經文給我體驗到約翰寫作的風格,他在敍事方面,除了在次序和主題方面,刻意安排和獨具匠心以外,他記事的手法總是簡樸卻不乏細緻,帶著生動「現場感」,就好像在法庭上那些誠實的證人,不計較代價地將他們目撃的情況說出來,甚至是不多加粉飾亦全不顧慮聽他話的人是否會覺得他的話可信。同樣,約翰在這三節經文裡面從沒有加上他的附註,但卻給予聖經學者們不少想像和揣測的空間,特別是關於當天晚上在坐席方面的安排。

    在主耶穌時代的猶太人,他們在坐席時,如下圖所顯示,通常是圍繞在一張""形的長桌旁邊:
H1

H

H2

在這裡「H」是主家的座位(Host),而「H1」與「H2」則分別是「首席榮譽」(1st Guest of honor)、「次席榮譽」(2nd Guest of Honor)的座位,但從約翰音和一些對觀福音中的記載,主耶穌與約翰和猶大間的對話是絕對不可以在揚聲的情況下去進行,而是在私下的低語中去進行的(參太26:20-25,約13:21-26),這樣便確定了約翰和猶大是在榮譽席的位置(就以彼得為例,從13:24所顯示,他便是坐在離開耶穌偏遠的位置)。另一方面,因為猶太人坐席的習慣是側身而卧,以左肘去支撐身體的重量而以空出來的右手去進食,25節又告訴我們約翰是「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和「就勢靠著耶穌的胸膛」(13:25),所以不難推算出坐榮譽次席的是約翰而坐在榮譽首席的便是猶大。這樣的安排是否因為猶大是他們的司庫我不知道,但我卻看到了主耶穌對猶大在出賣他以前一種最後的尊重(the last respect)。可是,也許正因為主耶穌仍然對他這樣好,猶大才不能相信主耶穌已經洞悉了他的秘密。在無所不知的上帝面前自作聰明,不正好是我們常常所作的事嗎?(待續)

祈禱:

全能又全愛的上帝阿,看到祢怎麼樣忍耐和愛猶大,叫我們都感到驚訝,更對我們的愚昧和自私而羞愧,求主寬恕我們的罪,以祢的大愛撫平內心的內疚感,好叫我們能重新來到主面前,蒙恩惠,得憐恤。奉主名求。阿們。

Tuesday, 27 October 2015

教牧書信讀後之二     王葉翠芬

提摩太後書4:16-18
4:16 [hb5] 我 初 次 申 訴 、 沒 有 人 前 來 幫 助 、 竟 都 離 棄 我 . 但 願 這 罪 不 歸 與 他 們 。
[kjv] At my first answer no man stood with me, but all men forsook me: I pray God that it may not be laid to their charge.
4:17 [hb5] 惟 有 主 站 在 我 旁 邊 、 加 給 我 力 量 、 使 福 音 被 我 盡 都 傳 明 、 叫 外 邦 人 都 聽 見 . 我 也 從 獅 子 口 裡 被 救 出 來 。
[kjv] Notwithstanding the Lord stood with me, and strengthened me; that by me the preaching might be fully known, and that all the Gentiles might hear: and I was delivered out of the mouth of the lion.
4:18 [hb5] 主 必 救 我 脫 離 諸 般 的 兇 惡 、 也 必 救 我 進 他 的 天 國 。 願 榮 耀 歸 給 他 、 直 到 永 永 遠 遠 。 阿 們 。
[kjv] And the Lord shall deliver me from every evil work, and will preserve me unto his heavenly kingdom: to whom be glory for ever and ever. Amen.

提摩太後書的第四章是最能表達保羅內心世界的一章,差不多每一節都有「我」或「我們」這些字(1, 6-18, 20),每一小段也是環繞保羅和他身邊眾多人物的事: 他需要的物件,他渴望見的人,他被離棄的感受,他執行上主使命的決心,都躍然紙上。

今日的經文所寫的就好似詩篇作者所寫的禱文一樣,是保羅在被控訴時作出的回應,也是一段他向上帝申訴的禱文。4:16節寫他初次申辯時,無人幫助,相對於4:17節「惟 有 主 站 在 我 旁 邊」形成一個強烈對比,然而,保羅仍為那些離棄他的人代求,叫「罪 不 歸 與 他 們」。這令我明白到若他沒有經歷被人離棄的創傷,又怎能明白耶穌基督寬恕世人的心腸?沒有受過苦難困鎖卻仍能傳明福音的經歷,又怎宣稱上帝的同在?沒有經歷生命的危險,「從 獅 子 口 裡 被 救 出 來」怎能確信上帝的拯救?為此,保羅深信當他完成廣傳福音的使命,上帝必拯救他的生命,「 脫 離 諸 般 的 兇 惡 、 也 必 救 我 進 他 的 天 國」,最終得着救恩的公義冠冕 。

雖然我們在字裡行間讀到保羅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是盼望能有傳道伙伴與他相伴,但同樣他亦自知在危險困難中能夠與主同行,得主拯救,歸回永恒的主身傍,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與上帝的無限連繫,頌讚榮耀上帝,也是他由衷的祈求。至少到今時今日他的教導仍廣泛流傳,為不少人津津樂道,這也不是讓我們看到永生的實存嗎?(待續)

祈禱:
全能永生的上帝,祢藉耶穌基督的救贖改變世界,從罪中拯救世人﹔也讓我們看到聖徒的榜樣:他們甘心為主犧牲,在世經歷苦難危險,並確信主必拯救那順服主意的人,脫離諸般的兇惡 、進到祢永恒的天國。願我們能效法使徒的信心,放下自己所把持的,融入永恒的旨意中,至終得以榮神益人。奉主名求。阿們。

Monday, 26 October 2015

約翰福音讀後13:21-22 鄺英銓

13:21 [hb5] 耶 穌 說 了 這 話 、 心 裡 憂 愁 、 就 明 說 、 我 實 實 在 在 的 告 訴 你 們 、 你 們 中 間 有 一 個 人 要 賣 我 了 。
[kjv] When Jesus had thus said, he was troubled in spirit, and testified, and said, Verily, verily, I say unto you, that one of you shall betray me.
13:22 [hb5] 門 徒 彼 此 對 看 、 猜 不 透 所 說 的 是 誰 。
[kjv] Then the disciples looked one on another, doubting of whom he spake.

這是第三次耶穌預言他將要被賣,而且這一回是明說(恐怕這時的猶大連心也快要從他口腔跳出來了)。不過,自始至終主耶穌還是沒有將他點破,直到他與約翰在低語的時刻(見13:25-26(a))。

然後,在21節裡面的約翰為我們揭露了主耶穌的內心世界。約翰在約翰福音裡面常常稱自己為耶穌的「愛徒」(見本章的23節,又20:2和21:20),在坐席時更靠在耶穌的胸懷裡去撒嬌(13:23),這些都反映出他與主耶穌那種與眾不同的親密關係。也許就是因為這樣,他才會比其他對觀福音(Synoptic Gospels)的作者更為深入了解主耶穌的心意。因為在所有對觀福音裡面所記載的,都是寫門徒因為他們當中有人要出賣主耶穌而難過(見太26:22,可14:17-19),唯有約翰在13:21告訴我們主耶穌的內心傷痛,這反映出耶穌對猶大的內心感情,而這常常是我們所忽略的。

在歷史上曾經有不少的人去為猶大辯護,就好像猶大人純綷是上帝手中的一隻棋子,甚致是身不由己,是一個被害者。但從約翰福音記載,他所以出賣耶穌其實是跟他的本性有關(見12:4-6)。
假若主耶穌以猶大單單是上帝計劃中的一隻棋子,祂會為著猶大對祂的出賣而驚歎父上帝智慧安排,而不會為猶大感到心內受傷。事實上,約翰在13:2告訴我們是撒但而非上帝將賣主耶穌的意思放在猶大的心裡。

所以聖經預言到猶大對耶穌的背叛是一回事,他按著自己貪婪的本性去賣耶穌是另一回事,是撒但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猶大心裡又是另一回事,我們要謙卑承認人在思想上的有限,不能隨意將這些事混為一談。

感歎於主耶穌對猶大那一份愛的同時,我不禁問自己:「我像猶大嗎?」也許我沒有在出賣上帝,但我卻常常在不自覺下去試圖操控上帝,正當我還在自以為是時,其實卻是連自己也給自己騙過的時候,上帝卻是看透了我內心的深處。更可悲的是,在祂的靜默和寬容中,我竟不曉得祂在等待我們的悔改。(待續)

祈禱:
全能又慈愛的父上帝阿,祢的愛子將祢啓示出來,特別是祢的慈愛那一面。求祢護佑我們,有着上帝一樣堅強的愛,甚至有能力去愛那些出賣我們的人。奉主名求。阿們。

Friday, 23 October 2015

約翰福音讀後13:18-20之二    鄺英銓

13:18 [hb5] 我 這 話 不 是 指 著 你 們 眾 人 說 的 . 我 知 道 我 所 揀 選 的 是 誰 . 現 在 要 應 驗 經 上 的 話 、 說 、 『 同 我 喫 飯 的 人 、 用 腳 踢 我 。 』
[kjv] I speak not of you all: I know whom I have chosen: but that the scripture may be fulfilled, He that eateth bread with me hath lifted up his heel against me.
13:19 [hb5] 如 今 事 情 還 沒 有 成 就 、 我 要 先 告 訴 你 們 、 叫 你 們 到 事 情 成 就 的 時 候 、 可 以 信 我 是 基 督 。
[kjv] Now I tell you before it come, that, when it is come to pass, ye may believe that I am he.
13:20 [hb5] 我 實 實 在 在 的 告 訴 你 們 、 有 人 接 待 我 所 差 遣 的 、 就 是 接 待 我 . 接 待 我 、 就 是 接 待 那 差 遣 我 的 。
[kjv] Verily, verily, I say unto you, He that receiveth whomsoever I send receiveth me; and he that receiveth me receiveth him that sent me.

以下的問題很可能曾瑩繞在猶大的腦海裡:
「他在說我嗎?耶穌已經知道了我跟祭司長的安排了嗎?」
「若是他已經知道了那個人是我,他致終會暴露我的身分嗎?」
「在我身分被暴露後,我有機會逃走嗎?」
「還是他只是用言語去試探我的虛實,其實還未知道詳情或是那一個人便是我?」
「他表現得那麼鎮定,那樣胸有成足就像他已經曉得我們的全盤計劃一樣,究竟……」
「但若是這樣,為什麼他不乾脆將我揭發出來而只是一步一步的迫近我?他是不是在貓玩耗子,讓我一直擔驚受怕,直到最後才對付我?」
「還是他在留有餘地,給我一個機會?」
「不過,這實在不像。若他已經洞悉了一切,他怎還可能……最後還蹲下身子在我的面前低下頭來去洗我的腳?」

主耶穌在當天晚上其沒有將猶大從其他門徒中分別出來,而只是一視同仁地去洗他的腳,這是無庸置疑的,要不然就不會有後來他在10節(b)裡面的那句話了。猶大有沒有真的去反醒為什麼主耶穌會一視同仁地去洗他的腳我不知道,但我心中卻很好奇當猶大看到主耶穌蹲在他面前低頭去洗他的腳時,他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和滋味?」

裡面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他卻一直沒有將猶大點破,他是要留給猶大一些最後的機會去反醒。雖然主耶穌早已知道,他對猶大這分愛到最後還是會徒勞無功的。正如我們從前說過,這是一份無奈,只有付出卻永遠得不到回報的愛。難怪約翰福音的作者在文筆上對主耶穌這方面的情懷總是這樣含蓄和隱晦。很可惜,猶大對主耶穌在當天晚上作在他身上的事情大概沒有朝靠正面的方向去理解,最後才會釀成他走上不歸路。(待續)

祈禱:
全能的上帝呀,求祢俯聽我的禱聲:叫我們時刻醒覺上帝愛的呼喚,謙卑走到祢跟前求寬恕,蒙憐憫,藉賴主耶穌基督與祢和好,好叫我們不再陷入罪中,至終可得永遠生命。奉主耶穌基督而求。阿們。

Thursday, 22 October 2015

教牧書信讀後之二    王葉翠芬 

提摩太後書4:13-15
4:13 [hb5] 我 在 特 羅 亞 留 於 加 布 的 那 件 外 衣 、 你 來 的 時 候 可 以 帶 來 . 那 些 書 也 要 帶 來 . 更 要 緊 的 是 那 些 皮 卷 。
[kjv] The cloke that I left at Troas with Carpus, when thou comest, bring with thee, and the books, but especially the parchments.
4:14 [hb5] 銅 匠 亞 力 山 大 多 多 的 害 我 . 主 必 照 他 所 行 的 報 應 他 。
[kjv] Alexander the coppersmith did me much evil: the Lord reward him according to his works:
4:15 [hb5] 你 也 要 防 備 他 . 因 為 他 極 力 敵 擋 了 我 們 的 話 。
[kjv] Of whom be thou ware also; for he hath greatly withstood our words.

今日的經文提到保羅要提摩太帶給他留在加布的外衣、書和皮書卷,究竟書的內容是什麼好叫保羅這麼着緊?是他寫的書卷還是一些舊約經卷?和他的傳道工作有關嗎?為什麼會留在加布那裡?對於這些問題,我看過幾本書都是眾說紛紜,難於作出定論。唯一是反映這些東面都是保羅的個人物品,也引證出提摩太後書確是他寫給提摩太的書信。

4:14-15再次提到保羅受到攻擊和加害,也是最後一次。銅匠亞力山大極力敵檔保羅等人傳講的話,想他也是早前所說那些敵檔真道的人(3:8) ,再一次提醒提摩太要防備他,免受加害。也許我們要問,保羅為什麼突然記起亞力山大?他做了什麼事苦害保羅?想起亞力山大的同時為什麼又想起提摩太?苦難帶給傳道者的創傷是什麼?上帝的心意又是怎樣?

我在神學院時也有不斷去思想苦難的問題,其中Jürgen Moltmann的書以及其他寫猶太人在德國集中營受苦的書都給我留下深刻的教導。我也認識到上帝是容許苦難的存在,但祂仍然掌權,在苦難的時候,歷代許多人都見證上帝的臨在,讓人們經歷救恩,生命得到轉化。我深信苦難有時是一個尋道與熬煉信心的深化過程,讓我們繼續被上帝塑造。你又願意踏進一步,更深去認識上帝嗎?(待續)

祈禱:
天父上帝,懇求祢垂憐困苦者,在受苦的同時,看見祢的同在及盼望,給我們在患難中仍深信祢仍在掌權,得見公義彰顯,把永生的盼望帶給所有人。奉主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