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0 March 2015

讀教牧書信後感 (王葉翠芬)

提摩太前書 1:12-1:14
1:12 [hb5] 我 感 謝 那 給 我 力 量 的 、 我 們 主 基 督 耶 穌 、 因 他 以 我 有 忠 心 、 派 我 服 事 他 。
[kjv] And I thank Christ Jesus our Lord, who hath enabled me, for that he counted me faithful, putting me into the ministry;
1:13 [hb5] 我 從 前 是 褻 瀆   神 的 、 逼 迫 人 的 、 侮 慢 人 的 . 然 而 我 還 蒙 了 憐 憫 、 因 我 是 不 信 不 明 白 的 時 候 而 作 的 。
[kjv] Who was before a blasphemer, and a persecutor, and injurious: but I obtained mercy, because I did it ignorantly in unbelief.
1:14 [hb5] 並 且 我 主 的 恩 是 格 外 豐 盛 、 使 我 在 基 督 耶 穌 裡 有 信 心 和 愛 心 。
[kjv] And the grace of our Lord was exceeding abundant with faith and love which is in Christ Jesus.

若我們仍記得,提摩太後書是保羅針對當時以弗所教會有人傳異教,以荒謬無憑的話和無窮的家譜去傳道,並以律法教導眾人,卻不明白律法的總綱是愛。保羅在此以自己的見證指出,他是上帝派立去事奉祂的,他能為主作工是出乎祂豐盛的恩典和憐憫,使他在基督裡有信心和愛心。

保羅在這裡指出他是上帝指派的(12),這見到他不把自己事奉得力的源頭,建基於他作為羅馬籍猶太人的身份上(法利賽人不服耶穌,其中一個原因也是祂只不過是加利利人), 或是他淵博的學問知識(使22:3),而是在耶穌上:一個加利利人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犯人。若不是出於信,確認耶穌是基督彌賽亞,明白上帝的救恩是出於耶穌的犧牲和復活,否則他難以盡忠基督,更遑論為祂殉道而斬首之型。

我自己想明白多一點,是上帝如何能令保羅改變,由一個「是 褻 瀆   神 的 、 逼 迫 人 的 、 侮 慢 人 的……不 信 不 明 白 的」人改變成為祂忠心僕人,以致於死。如果你看聖經有些心得,可以解答我的問題,請在回應欄中與大家分享。(待續)

Monday, 9 March 2015

約翰福音讀後–7:50-7:52
7:50 [hb5] 內 中 有 尼 哥 底 母 、 就 是 從 前 去 見 耶 穌 的 、 對 他 們 說 、
[kjv] Nicodemus saith unto them, (he that came to Jesus by night, being one of them,)
7:51 [hb5] 不 先 聽 本 人 的 口 供 、 不 知 道 他 所 作 的 事 、 難 道 我 們 的 律 法 還 定 他 的 罪 麼 。
[kjv] Doth our law judge any man, before it hear him, and know what he doeth?
7:52 [hb5] 他 們 回 答 說 、 你 也 是 出 於 加 利 利 麼 . 你 且 去 查 考 、 就 可 知 道 加 利 利 沒 有 出 過 先 知 。
[kjv] They answered and said unto him, Art thou also of Galilee? Search, and look: for out of Galilee ariseth no prophet.

在第四福音記載尼哥底母的事蹟,共有三次,本段是第二次。尼哥底母對猶太人的議會中默默的支持耶穌,只有他肯為耶穌講好說話,所以我們宜細心看這段經文。

今日的經文,一開始就說:「內 中 有 尼 哥 底 母 、 就 是 從 前 去 見 耶 穌 的 、 對 他 們 說 」。旁白怕我們不知尼哥底母是誰,就去介紹他。這樣就將我們聯繫到第三章,耶穌和尼哥底母夜裏談道。我還記得有本聖經的插圖是晚上滿天星宿,甚為壯觀。耶穌和尼哥底母坐着(他們是棕色皮膚,並不是傳統的白色),望着星空,一邊談論重生,貌似甚有智慧!

尼哥底母說:「不 先 聽 本 人 的 口 供 、 不 知 道 他 所 作 的 事 、 難 道 我 們 的 律 法 還 定 他 的 罪 麼 」,他再嘗試替耶穌講句公道的說話,在這情勢仍肯講這番話,甚為難得!

這些宗教領袖甚為驚奇詫異,奇怪他會講出這番話,然而他們卻回答說:「 你 也 是 出 於 加 利 利 麼 . 你 且 去 查 考 、 就 可 知 道 加 利 利 沒 有 出 過 先 知 。」這郡宗教領袖都是以貌取人,指耶穌出生於加利利,而輕視他,耶穌斷不可能便是那位先知或是基督。所以他們便說反話,諷刺尼哥底母的讀經不夠仔細,連加利利沒有出産什麼出名的先知。(待續)

Friday, 6 March 2015

約翰福音讀後–7:46-7:49

7:46 [hb5] 差 役 回 答 說 、 從 來 沒 有 像 他 這 樣 說 話 的 。
[kjv] The officers answered, Never man spake like this man.
7:47 [hb5] 法 利 賽 人 說 、 你 們 也 受 了 迷 惑 麼 。
[kjv] Then answered them the Pharisees, Are ye also deceived?
7:48 [hb5] 官 長 或 是 法 利 賽 人 、 豈 有 信 他 的 呢 。
[kjv] Have any of the rulers or of the Pharisees believed on him?
7:49 [hb5] 但 這 些 不 明 白 律 法 的 百 姓 、 是 被 咒 詛 的 
[kjv] But this people who knoweth not the law are cursed.

至此方知為什麼耶穌會站着大聲教導,不是嗎?從差役的回答,我們便得知端倪:「差 役 回 答 說 、 從 來 沒 有 像 他 這 樣 說 話 的 」,連差役都這麼說,像是側面反映差役他們對耶穌的想法:祂是這麼理直氣壯,說話滿有能力。

法利賽人(代表宗教領袖)就不吃這一套,他們說:「你 們 也 受 了 迷 惑 麼?
官 長 或 是 法 利 賽 人 、 豈 有 信 他 的 呢 。」這反映以法利賽人為首的宗教領袖早就有定案,認為耶穌只是迷惑眾人。他們還說:「但 這 些 不 明 白 律 法 的 百 姓 、 是 被 咒 詛 的 」。猶太人最引以為傲的就是他們的律法,只是這班群眾沒有學習律法,因而受到迷惑,所以他們會這樣說。那麼我就要問,為什麼群眾沒有學好摩西律法?

今天我們十分幸福,已經接受教育,得到啟蒙,懂得去分辨是與非。我們理應去反省自己是否接受耶穌?抑或對耶穌有定案,抗拒接受真理呢?(待續)

Thursday, 5 March 2015

讀教牧書信後感 (王葉翠芬)

提摩太前書 1:10-11
1:10 [hb5] 行 淫 和 親 男 色 的 、 搶 人 口 和 說 謊 話 的 、 並 起 假 誓 的 、 或 是 為 別 樣 敵 正 道 的 事 設 立 的 。
[kjv] For whoremongers, for them that defile themselves with mankind, for menstealers, for liars, for perjured persons, and if there be any other thing that is contrary to sound doctrine;
1:11 [hb5] 這 是 照 著 可 稱 頌 之   神 交 託 我 榮 耀 福 音 說 的 。
[kjv] According to the glorious gospel of the blessed God, which was committed to my trust.

律法既為不義而設立,這裡就再一陳述那些是不義的行為,包括:
1. 行 淫πόρνος:男妓
2. 親 男 色 的ἀρσενοκοίτης:與男性同床
3. 搶 人 口ἀνδραποδιστής:販賣人口的
4. 說 謊 話 的ψεύστης:言而無信的
5. 起 假 誓 的ἐπίορκος:發假誓的
既然不義與摩西律法是關連的,第10節所提出的五項不義的行為,使我想起律法第7至9條:
20:14 不 可 姦 淫 。
20:15 不 可 偷 盜 。
20:16 不 可 作 假 見 證 陷 害 人 。(出埃及記20章:14 至 16節)
除此以外,還有「別 樣 敵 正 道 的 事」,泛指一些不合正道的事情。當然,寫出來才不去做的層次比起心中明白上帝的義, 而選擇不去做的層次較低。

保羅重申他列出律法為何人而設是有基礎的,是「照 著 可 稱 頌 之   神 交 託 我 榮 耀 福 音 說 的」。究竟「榮 耀 福 音」是什麼意思?哥林多後書 4:4也提過「榮 耀 福 音」是什麼,可作補充今日經文之用:
「此 等 不 信 之 人 、 被 這 世 界 的   神 弄 瞎 了 心 眼 、 不 叫 基 督 榮 耀 福 音 的 光 照 著 他 們 . 基 督 本 是   神 的 像」。
那麼福音尤如上帝面上的榮光,藉基督照進人心的黑暗。保羅與眾教牧,以及我們又豈不被榮光照入內心的不義?只是我們不用因自己的不義阻礙我們去事奉上帝而矣!為何?且看接着保羅對自己生平的自述。(待續)

Tuesday, 3 March 2015

約翰福音讀後–7:43-7:45

7:43 [hb5] 於 是 眾 人 因 著 耶 穌 起 了 分 爭 。
[kjv] So there was a division among the people because of him.
7:44 [hb5] 其 中 有 人 要 捉 拿 他 . 只 是 無 人 下 手 。
[kjv] And some of them would have taken him; but no man laid hands on him.
7:45 [hb5] 差 役 回 到 祭 司 長 和 法 利 賽 人 那 裡 . 他 們 對 差 役 說 、 你 們 為 甚 麼 沒 有 帶 他 來 呢 。
[kjv] Then came the officers to the chief priests and Pharisees; and they said unto them, Why have ye not brought him?

經文一開始就說:「於 是 眾 人 因 著 耶 穌 起 了 分 爭」,驟眼看起來,耶穌成為他們分爭的主因,但其實先幾節已經講過原因。

眾人中部份人以為耶穌是「那先知」、「基督」,但宗教領袖和法利賽人卻因祂的出身而嫌棄祂,甚至「其 中 有 人 要 捉 拿 他 . 只 是 無 人 下 手 。」經文還特別提到祂的時候還未到,這裏就說「無 人 下 手」。當差役回到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那裡,他們問差役說 : 「你 們 為 甚 麼 沒 有 帶 他 來 呢 ?」我十分有興趣知道為何要差役帶耶穌來?為何宗教領袖和法利賽人要這樣做?為何差役沒有帶耶穌來?最後的結果又如何?

當我再看這段聖經,我得到的印象是,他們都得不到平安:眾人既起分爭、指揮的行動無人執行、宗教領袖和法利賽人期望落空。凡此種種,都述說他們的不安,我們又如何?每天都要營營役役,得到真正的平安嗎?(待續)

Monday, 2 March 2015

讀教牧書信後感 (王葉翠芬)
提摩太前書 1:8-9

1:8 [hb5] 我 們 知 道 律 法 原 是 好 的 、 只 要 人 用 得 合 宜 .
[kjv] But we know that the law is good, if a man use it lawfully;
1:9 [hb5] 因 為 律 法 不 是 為 義 人 設 立 的 、 乃 是 為 不 法 和 不 服 的 、 不 虔 誠 和 犯 罪 的 、 不 聖 潔 和 戀 世 俗 的 、 弒 父 母 和 殺 人 的 、
[kjv] Knowing this, that the law is not made for a righteous man, but for the lawless and disobedient, for the ungodly and for sinners, for unholy and profane, for murderers of fathers and murderers of mothers, for manslayers,

今天的經文緊接上一段 1:7「有 人 偏 離 這 些 、 反 去 講 虛 浮 的 話 .想 要 作 教 法 師 、 卻 不 明 白 自 己 所 講 說 的 、 所 論 定 的」,提到在以弗所教會,有人不懂得律法的原意,卻在教會中傳異教。那麼今日的經文,一開首說的「我們」是指什麼人呢?是保羅和他的親密兒子提摩太?還是所有追隨基督的人?抑或是在當地的猶太族群(Hellenistic Jews) ?經文的對像又是誰?

從觀察所得,短短兩節經文就出現「律法」(law)或其相關詞語四次,你能找到嗎?而且「律 法 原 是 好 的」這句是建基在一個前設(if)上,就是「要用得合宜(lawfully)」。1:9節更用了五個「不」、又用反論的方式指出律法為誰設立。究竟保羅這裏所講的,和他在羅馬書所講的因信稱義,耶穌為我們死並第三天復活的福音,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教提摩太去教導眾人耶穌的福音?當時提摩太又遇到什麼反對的聲音?

我們要得知,一般相信教牧書信是在保羅傳道的晚期,即一世紀末二世紀初寫成的。當時基督教對比於猶太教仍是一個新的宗教。要衝激基督教,莫過於用摩西的律法去批評基督宗教是不合乎傳统、沒有根基的;但保羅卻字字珠璣,逐一指出:律法的原意、暗述實行律法時出現的問題、並按十誡反指出律法是為誰設立。

我作為師母二十多年,常暗暗為牧師担心,也為他們常常禱告,因我明白担任牧師的壓力有多大,面對的挑戰是那麼凌厲,更明白上帝對他們所傳的道,無論身教或口傳,是多麽重視。(待續)

約翰福音讀後–7:40-7:42

7:40 [hb5] 眾 人 聽 見 這 話 、 有 的 說 、 這 真 是 那 先 知 。
[kjv] Many of the people therefore, when they heard this saying, said, Of a truth this is the Prophet.
7:41 [hb5] 有 的 說 、 這 是 基 督 . 但 也 有 的 說 、 基 督 豈 是 從 加 利 利 出 來 的 麼 。
[kjv] Others said, This is the Christ. But some said, Shall Christ come out of Galilee?
7:42 [hb5] 經 上 豈 不 是 說 、 基 督 是 大 衛 的 後 裔 、 從 大 衛 本 鄉 伯 利 恆 出 來 的 麼 。
[kjv] Hath not the scripture said, That Christ cometh of the seed of David, and out of the town of Bethlehem, where David was?

今日的經文記載了眾人因對耶穌的身份有不同的看法,而産生不同的詮釋,姑勿論他們有什麼想法,我重視的是你的想法。

不過,我都是以一個問題作開始。你猜不猜到我以什麼問題作開始呢?無錯,就是7:40節所講的話:「眾 人 聽 見 這 話」,這是什麼話?耶穌講了什麼話以致眾人說祂是「那先知」或「基督」?旁白指出: 「有 的 說 、 這 是 基 督 . 但 也 有 的 說 、 基 督 豈 是 從 加 利 利 出 來 的 麼 」。但亦有人以為祂只是普通人,因若是基督就一定要是大衛的子孫,所以經文加以解釋:「經 上 豈 不 是 說 、 基 督 是 大 衛 的 後 裔 、 從 大 衛 本 鄉 伯 利 恆 出 來 的 麼 」。他們以為耶穌是加利利人(正如有首聖詩名叫「加利利人耶穌」),殊不知馬太與及路加開首的家譜(馬太福音從父系入手,路加福音則由母系入手),均不約而同記載到耶穌是大衛的子孫!注意7:42節這全是用反語講的。我就會問這究竟有什麼果效呢?

今日的經文再一次提供機會給我們,去想想耶穌究竟是誰?和共觀福音耶穌上該撒利亞腓立比的路上問門徒,實有異曲同功之妙。那兩條問題,就是「人說我是誰?」及「你說我是誰?」今天聖經同樣用這條問題問你,你會怎樣回答祂呢?這是我最想知道的。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