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0 June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6:12-15   鄺英銓

16:12 [hb5] 我 還 有 好 些 事 要 告 訴 你 們 、 但 你 們 現 在 擔 當 不 了 。 〔 或 作 不 能 領 會 〕
[kjv] I have yet many things to say unto you, but ye cannot bear them now.
16:13 [hb5] 只 等 真 理 的 聖 靈 來 了 、 他 要 引 導 你 們 明 白 〔 原 文 作 進 入 〕 一 切 的 真 理 . 因 為 他 不 是 憑 自 己 說 的 、 乃 是 把 他 所 聽 見 的 都 說 出 來 . 並 要 把 將 來 的 事 告 訴 你 們 。
[kjv] Howbeit when he, the Spirit of truth, is come, he will guide you into all truth: for he shall not speak of himself; but whatsoever he shall hear, that shall he speak: and he will shew you things to come.
16:14 [hb5] 他 要 榮 耀 我 . 因 為 他 要 將 受 於 我 的 、 告 訴 你 們 。
[kjv] He shall glorify me: for he shall receive of mine, and shall shew it unto you.
16:15 [hb5] 凡 父 所 有 的 、 都 是 我 的 、 所 以 我 說 、 他 要 將 受 於 我 的 、 告 訴 你 們 。
[kjv] All things that the Father hath are mine: therefore said I, that he shall take of mine, and shall shew it unto you.

現在,讓我們再看「十字架」在那一個時代有什麼屬靈的意義:

(i) 十字架所象徵的是人至深的罪性和醜惡,因為在十字架上都是惡貫滿刑的罪人,等閒的罪犯不會被判以釘十字架這種極刑。
(ii) 十字架所象徵的是從人罪性而來的,至深的痛苦和羞辱(iii)是(i)的後果。
(iii) 與第i)(ii)緊緊相連的便是,十字架是罪被徹底對付的地方。
(iv) 這是一種用在社會上最低下層的刑法(例如用在奴隸的身上),羅馬公民在這方面便有豁免權。使徒保羅基於他作為羅馬公民的身份,當他在尼祿(Nero)任下殉道時,便是被斬首而非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十字架」也是一個被排斥(out-casted),甚至是被遺棄的象徵(見最後一項)。
(v) 對猶太人來說,被掛在十字架上的是一個受到上帝審判和被祂詛咒的人(見申21:22-23)。這解釋了在第一世紀前後,雖然有成千成萬的猶太人為著反抗羅馬人的統治而被釘十字架上,但「十字架」從來沒有在猶太教裡面成為一個殉道的標記。
(vi) 受刑者被釘在十字架上,雙手張開向天卻摸不到天,雙腳高高懸在上面觸不到地。所以被釘十字架者是一個被地「吐」了出來而天也不願去接收的人。用中國人文化裡面的話去說,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是一個「天地不容」的人。

現在,我們也許更能夠同情主耶穌當代的人,為什麼他們那樣難以接受一位「被門十字架的基督」。這是完全違反了人的思想和邏輯的,在十字架上的應該是二次大戰的希魔和促成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軍閥,怎可能是基督,彌賽亞,上帝的愛子呢?這是一個基督最不應該在的地方而他卻偏偏在那裡。(待續)

祈禱:
全能又全智的天父啊!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並於死後三天復活,滿有榮耀地升天。上帝奇妙的作為便值此彰顯出來!求主叫我們時刻細察上帝的臨在,虛心回應上帝的呼召,把真理在生命中活出來。奉主名求。阿們。

Wednesday, 8 June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6:12-15 鄺英銓

16:12 [hb5] 我 還 有 好 些 事 要 告 訴 你 們 、 但 你 們 現 在 擔 當 不 了 。 〔 或 作 不 能 領 會 〕
[kjv] I have yet many things to say unto you, but ye cannot bear them now.
16:13 [hb5] 只 等 真 理 的 聖 靈 來 了 、 他 要 引 導 你 們 明 白 〔 原 文 作 進 入 〕 一 切 的 真 理 . 因 為 他 不 是 憑 自 己 說 的 、 乃 是 把 他 所 聽 見 的 都 說 出 來 . 並 要 把 將 來 的 事 告 訴 你 們 。
[kjv] Howbeit when he, the Spirit of truth, is come, he will guide you into all truth: for he shall not speak of himself; but whatsoever he shall hear, that shall he speak: and he will shew you things to come.
16:14 [hb5] 他 要 榮 耀 我 . 因 為 他 要 將 受 於 我 的 、 告 訴 你 們 。
[kjv] He shall glorify me: for he shall receive of mine, and shall shew it unto you.
16:15 [hb5] 凡 父 所 有 的 、 都 是 我 的 、 所 以 我 說 、 他 要 將 受 於 我 的 、 告 訴 你 們 。
[kjv] All things that the Father hath are mine: therefore said I, that he shall take of mine, and shall shew it unto you.


在行刑前犯人先要接受極其凌厲的虐打和飽受羞辱。羅馬人鞭打的刑法可分兩種,一種是他們向犯人逼供責打的“fustigatio”,而另一種是“verberatio”,在釘十字架前執行,是整個釘十字架程序的一部分。按四福音的記載,耶穌很可能曾經用到雙重鞭打,頭一次是在被判刑之前,彼拉多為著置身事外而去討好猶太人的“fustigatio”,而後一次便是在被判刑之後的“verberatio”,是整個釘十字架程序的一部分(見太27:22-26, 可15:13-15, 路23:13-15, 約19:1-16, 又參D.A.Carson,“The Gospel of John”)。這個猜測是合理的,因為這解釋了為什麼耶穌的身體會變得這樣疲弱,背不動自己的十字架(見太27:31-32, 可15:20-21, 路23:23-26, 但參約19:16-17)。

在“fustigatio”與“verberatio”兩者之間,後者要來得遠為可怕,犯人在發放刑場之前便已經被虐打致體無完膚(這是因為羅馬人用作鞭打的刑具是分义的,在鞭的各個尾端附上了鋒銳的鐵釘和小石塊,在拖過犯人的皮膚時造成皮膚和肌肉的撕裂,令受刑者皮開肉綻)。在接受鞭打之後,要繼續遭受到士兵在身心上的折磨和凌辱,直到身體和心靈都到了完全崩潰的地步(四福音在這方面的記載極其低調,並沒有半點煽情的成分)。歷史學家形容這釘十字架的前奏,對掌刑者來說是「人類獸性發洩的頂點,而對受刑者來說,則稱之為“The Process of Dehumanization”。因為在整個過程中,人性遭受到了最殘酷的蹂躪和踐踏,人性中基本的權利和尊嚴受到了完全的剝奪。曾經有一些研究這方面歷史的前輩告訴我,我們在電影「受難曲」(“Passion”)裡面所看到的還是遠遜於那殘酷的實況。筆者亦曾對「十字架」的歷史作出查考,結果便是,每當筆者看到“Dehumanization”這個名辭的時候,都給予筆者一種驚心動魄的感覺,不願想像下去。事實上,在第一世紀前後的詩人或是作家中,「十字架」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極哉可怕,他們盡可能去避免的題目。同樣,為什麼四福音的作者要這樣低調和隱晦地去記載這個過程呢?他們並沒有記載到其它用在耶穌身上的任何刑具,除了十字架本身和那些預表耶穌身份的刑具(例如象徵君王身份和權柄的葦子,朱紅袍子和荊棘冠冕)。他們是否不忍心停留在上帝愛子所受的痛苦和屈辱上面,正如第一世紀那些作家一樣呢?還是因為上帝在十字架上所彰顯的愛和偉大的救贖已遠超越了這一切,讓這些羞辱和痛苦變得微不足道呢?

在已經被折磨致不似人形之後,(19:1-5, 特別是5(b)),受刑者便開始背負自己的十字架往刑場(也有學者認為受刑者所背負的只是十字架的橫木而不是十字架的全部分,事實上按當時受刑者的狀況,這也是不大可能的)。到了刑場先將十字架平放在地面,剝去受刑者的衣衫,然後為他上釘,最後十字架才被豎立起來。這方面有不少在醫學上的文章甚至是論文去研究釘十字架這種刑法對受刑者的生理結構所造成的極端的痛苦,筆者實在不願意加以贅述。釘十字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時受刑者會懸在十字架上達兩三日之久才慢慢死去。Martin Hengel 和一些歷史學家形容為「生命一點一滴的流逝」,「死亡的陰影續漸地臨近」。在這段期間,受刑者赤身露體地受到別人隨意觀看和侮辱,這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掛在十字架上的都是危害社會,惡貫滿刑的罪犯,要不然不會被判處這樣的酷刑。

相對之下,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卻只是持續了約六個小時便斷氣了。這可能是由於在行刑前他的狀態已經非常疲弱,特別最後的三個小時,當日頭變黑的時候,他的精神狀況已經到了一個最痛苦的時刻(見太27:45-50)。

祈禱:

至善至聖的天父啊!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鞭傷和羞辱,用寶血把我們的罪洗清,並於死後三天復活,滿有榮耀地升天。求主叫我們不但知道祢愛我們的心,也信祢,並住在祢的愛裡面,以致在我們受審判的時候,得以坦言無懼的朝見上帝。奉主名求。阿們。


Tuesday, 7 June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6:12-15    鄺英銓

16:12 [hb5] 我 還 有 好 些 事 要 告 訴 你 們 、 但 你 們 現 在 擔 當 不 了 。 〔 或 作 不 能 領 會 〕
[kjv] I have yet many things to say unto you, but ye cannot bear them now.
16:13 [hb5] 只 等 真 理 的 聖 靈 來 了 、 他 要 引 導 你 們 明 白 〔 原 文 作 進 入 〕 一 切 的 真 理 . 因 為 他 不 是 憑 自 己 說 的 、 乃 是 把 他 所 聽 見 的 都 說 出 來 . 並 要 把 將 來 的 事 告 訴 你 們 。
[kjv] Howbeit when he, the Spirit of truth, is come, he will guide you into all truth: for he shall not speak of himself; but whatsoever he shall hear, that shall he speak: and he will shew you things to come.
16:14 [hb5] 他 要 榮 耀 我 . 因 為 他 要 將 受 於 我 的 、 告 訴 你 們 。
[kjv] He shall glorify me: for he shall receive of mine, and shall shew it unto you.
16:15 [hb5] 凡 父 所 有 的 、 都 是 我 的 、 所 以 我 說 、 他 要 將 受 於 我 的 、 告 訴 你 們 。
[kjv] All things that the Father hath are mine: therefore said I, that he shall take of mine, and shall shew it unto you.

下面讓我們以一個歷史上的個案為例,去了解一下第一、二代信徒們在見證主耶穌時所面對的挑戰,我們便能夠更加體驗他們為何需要聖靈的介入和同工。

一個歷史上的個案——「一個被十字架釘的基督」

「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上帝的大能,就如經上所記:『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智慧人在那裡?辯士在那裡?上帝豈不是叫世人的智慧變成愚拙嗎?世人既憑自己的智慧不認識上帝,上帝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去拯救那些相信的人,這就是上帝的智慧了。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是為上帝的能力。因為上帝的愚拙,上帝的輭弱總比人強壯。使徒保羅(林前1:18-25)。

這一段聖經可以說是保羅宣教經驗的實錄,從中可以反映出一位「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當時是何等難以接受的一件事,在猶太人心目中,基督或是彌賽亞被在釘十字架上是不可思議和荒謬的(見12:32-35)。這就是為什麼猶太的宗教領袖們要借彼拉多的手將耶穌釘上十字架上的原因(因為釘十字架是羅馬人才可以執行的極刑)。在猶太人心目中,他們一旦將耶穌送上十字架,他們便可以名乎其實地「釘死」耶穌,在他彌賽亞或是基督的身份上釘上了一個句號。

我們若要充分了解和體驗為什麼「釘十字架的基督」對猶太人來說是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我們必須回到耶穌時代十字架這種刑法的文化裡去。在第一世紀前後,「十字架」是一個很可怕的標記,用聖經歷史學家Martin Hengel的話去說,「十字架」這記號所象徵的是人性中至深的痛苦和至深的羞辱。Martin Hengel的名著“Crucifixion” 在這方面有詳盡的考證和分析,筆者從他這本著作獲益良多。很可惜,從來沒有人將它翻譯成中文,讓中文的讀者得著益處。這跟我們今天對「十字架」的感覺迴然不同,今天「十字架」對人來說是一個美麗,詳和,平安和愛的標記,是女孩子常常載在身上的飾物(以十字架為飾物,在第一世紀前後是絕對不可能的)。今天的我們若不嘗試回到第一世紀的時代裡去,很難全完領會到「十字架」背後那深刻的含意,也不會感受到「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可8:34)這些話在當時的震撼性。不過,在「十字架」這個記號演進的過程中卻正好讓我們看到聖靈保惠師在歷史上為著主耶穌和他十字架所作的辯護工作那戲劇性的效果。因為「十字架」已再不是一個痛苦和羞辱的記號,而是一個光榮和偉大的標記。現在讓我們先行研究一下釘十字架的整個過程。

祈禱:
天父上帝,祢的愚拙比世人的智慧仍要高,十字架的印記,因着耶穌基督犧牲的寶血成為了愛的象徵,求主教我們深思十字架背後那深刻的含意,好叫我們有受苦的心志,每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耶穌基督,不以為耻。奉主名求。阿們。

Monday, 6 June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6:12-15   鄺英銓

16:12 [hb5] 我 還 有 好 些 事 要 告 訴 你 們 、 但 你 們 現 在 擔 當 不 了 。 〔 或 作 不 能 領 會 〕
[kjv] I have yet many things to say unto you, but ye cannot bear them now.
16:13 [hb5] 只 等 真 理 的 聖 靈 來 了 、 他 要 引 導 你 們 明 白 〔 原 文 作 進 入 〕 一 切 的 真 理 . 因 為 他 不 是 憑 自 己 說 的 、 乃 是 把 他 所 聽 見 的 都 說 出 來 . 並 要 把 將 來 的 事 告 訴 你 們 。
[kjv] Howbeit when he, the Spirit of truth, is come, he will guide you into all truth: for he shall not speak of himself; but whatsoever he shall hear, that shall he speak: and he will shew you things to come.
16:14 [hb5] 他 要 榮 耀 我 . 因 為 他 要 將 受 於 我 的 、 告 訴 你 們 。
[kjv] He shall glorify me: for he shall receive of mine, and shall shew it unto you.
16:15 [hb5] 凡 父 所 有 的 、 都 是 我 的 、 所 以 我 說 、 他 要 將 受 於 我 的 、 告 訴 你 們 。
[kjv] All things that the Father hath are mine: therefore said I, that he shall take of mine, and shall shew it unto you.

現在讓我們看第二方面,也就是聖靈榮耀主耶穌。「榮耀」在原文是 — δοξάζω 與祂在離世禱文裡面所用的(17:1)同屬一字,是δοξάζω “doxazei”(名詞)的動詞,意思便是要將主耶穌的榮耀彰顯出來。聖靈的途徑便是藉著將「受於主耶穌的」啟示給門徒(16:14)。「受於我」在原文的意思不大明顯,新漢語譯本將它翻為「從我這裡所領受的」而大多數的英譯本則將之翻成“what is mine”根據約翰福音一貫的思想和上文下理,最自然的解釋便是指到父上帝在主耶穌裡面一切的啟示,特別是主耶穌的身份和父上帝在祂身上要成就的計劃。上帝在子身上的計劃本是榮耀的,所以當聖靈將這一切啟示給門徒的時候便彰顯了子的榮耀。最後主耶穌在15節加上一句:「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說,祂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主耶穌的意思便是,父的一切都是屬於祂的,例如父的榮耀也是祂的榮耀(見11:23-28, 17:1),所以父一切的啟示和計劃其實都是環繞在祂身上(羅1:15-22, 腓2:5-11又來1:1-3)。而聖靈所聽見的一切,不管我們看成是從父那裡還是從子那裡所聽見的,又或是從父那裡聽見祂所告訴子的,一切都是以祂為中心的(見路24:25-27)。耶穌唯一念念不忘的乃是,父永遠是一切的源頭,雖然子享有父同等的榮耀,但自始至終還是源於父上帝(參5:19-21)。

16:7-15這一段經文可說是覆蓋了聖靈保惠師作為中保,輔導著和辯護者這三方面的功能。原因是祂將父與子的啟示帶給信徒,引導信徒進入真理,又與信徒同工向世人作見證,為著信徒們的信仰去辯護。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功能,便是讓信徒看見主耶穌的榮耀。明天讓我們以一個歷史上的個案為例,去了解一下第一、二代信徒們在見證主耶穌時所面對的挑戰,我們便能夠更加體驗他們為何需要聖靈的介入和同工。(待續)

祈禱:
永生的上帝啊!生命的賜與者!願祢在人子身上所顯出的作為受頌揚!願眾信徒藉信靠主耶穌基督而得的榮耀歸於上帝。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而求。阿們。

Friday, 3 June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6:12-15    鄺英銓

16:12 [hb5] 我 還 有 好 些 事 要 告 訴 你 們 、 但 你 們 現 在 擔 當 不 了 。 〔 或 作 不 能 領 會 〕
[kjv] I have yet many things to say unto you, but ye cannot bear them now.
16:13 [hb5] 只 等 真 理 的 聖 靈 來 了 、 他 要 引 導 你 們 明 白 〔 原 文 作 進 入 〕 一 切 的 真 理 . 因 為 他 不 是 憑 自 己 說 的 、 乃 是 把 他 所 聽 見 的 都 說 出 來 . 並 要 把 將 來 的 事 告 訴 你 們 。
[kjv] Howbeit when he, the Spirit of truth, is come, he will guide you into all truth: for he shall not speak of himself; but whatsoever he shall hear, that shall he speak: and he will shew you things to come.
16:14 [hb5] 他 要 榮 耀 我 . 因 為 他 要 將 受 於 我 的 、 告 訴 你 們 。
[kjv] He shall glorify me: for he shall receive of mine, and shall shew it unto you.
16:15 [hb5] 凡 父 所 有 的 、 都 是 我 的 、 所 以 我 說 、 他 要 將 受 於 我 的 、 告 訴 你 們 。
[kjv] All things that the Father hath are mine: therefore said I, that he shall take of mine, and shall shew it unto you.

主耶穌在說明了聖靈對這個不信世界的工作以後,便轉向聖靈在門徒身上的工作。這可以分成為兩個主要部分,其一便是聖靈要作為引領門徒進入真理的導師,其二便是祂要在門徒心中榮耀主耶穌。耶穌在這裡再度稱聖靈為「真理的聖靈」(見14:16-17),顯然是跟祂在門徒身上的第一種功能有關,現在讓我們從以下幾方面去看。

(i) 耶穌對門徒說:「你們現在擔當不了。」(12),祂所指的是門徒當時的狀況。耶穌對他們所說的很多話和未來數天那將要發生的事情,這一切都是超出門徒當時所能理解,甚至是他們在情感上暫時不能接受的。

(ii) 聖靈要領門徒進入或是明白真理(13),其先決條件便是耶穌是誠實無誤,並沒有加上自己任何的意思,純粹將自己所聽見的說出來(13) 。至於聖靈所聽見的說話,祂既同是父及子所差派(14:16, 26; 15:26),祂所聽到的話的來源當然是從父或子而來。其實子所說的同樣是從父而來(正如我們從前所說過的,父是一切的源頭)。在態度上,子與聖靈是一致的,祂們都是忠誠地將祂們從父那裡所聽見的說出來,並沒有加上任何自己的意思(見5:30, 8:28, 12:49, 14:10)。

(iii) 聖靈所要啟發門徒的真理在約翰福音裡面便是指到父上帝在被愛子耶穌裡面的全盤啟示,包括了祂所作的和祂所說的一切話,特別是在「頂房教訓」裡面那些他們完全聽不懂的話(見8:28, 14:9-11, 25-26)。最後還有主耶穌特別強調的那些「將來的事」,這可以指到上帝永世的計劃(例如啟示錄內有關末世的事情),但最重要的還是在未來數天內那將要發生在耶穌身上的事情 - 祂的受死,埋葬和從死裡復活。(待續)

祈禱:
永生的上帝,生命的賜與者,求祢叫我們在這世代,把生活上的壓力交給祢,每天勤讀聖經,專心禱告,好叫我們能辯釋聖靈真理的聲音,行在主裡,活出基督的樣式,歸榮耀給祢,奉主名求。阿們。

Thursday, 2 June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6:7-11 鄺英銓 

16:7 [hb5] 然 而 我 將 真 情 告 訴 你 們 . 我 去 是 與 你 們 有 益 的 . 我 若 不 去 、 保 惠 師 就 不 到 你 們 這 裡 來 . 我 若 去 、 就 差 他 來 。
[kjv] Nevertheless I tell you the truth; It is expedient for you that I go away: for if I go not away, the Comforter will not come unto you; but if I depart, I will send him unto you.
16:8 [hb5] 他 既 來 了 、 就 要 叫 世 人 為 罪 、 為 義 、 為 審 判 、 自 己 責 備 自 己 .
[kjv] And when he is come, he will reprove the world of sin, and of righteousness, and of judgment:
16:9 [hb5] 為 罪 、 是 因 他 們 不 信 我 .
[kjv] Of sin, because they believe not on me;
16:10 [hb5] 為 義 、 是 因 我 往 父 那 裡 去 、 你 們 就 不 再 見 我 .
[kjv] Of righteousness, because I go to my Father, and ye see me no more;
16:11 [hb5] 為 審 判 、 是 因 這 世 界 的 王 受 了 審 判 。
[kjv] Of judgment, because the prince of this world is judged. 

最後,在16:11「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提到聖靈的工作是要糾正世人對審判的觀念,特別是在主耶穌所受的歷史性的審判上面。從歷史上的角度去看,主耶穌受到了審判,最後被定罪,然後被處決釘在十字架上。聖靈要讓這個世界看見的卻是,其實真正受到審判的是這世界的王,也就是撒但(見14:30, 約一5:19(b))。主耶穌在十未架上敗壞了撒但,罪和死的權勢,將撒但從他的寶座上推了下來,讓人得著釋放,這便是撒但受到了審判。主耶穌在上十字架的前夕便曾經作出這樣的宣告(見12:23-33的經文分析,特別注意31節)。

總而言之,信徒若要在世上見證主耶穌必須倚靠聖靈「保惠師」在人心中的工作,讓世人看見主耶穌真正的身分和工作,和從主耶穌身上反省到自己的罪和在觀念上的種種錯誤。這就讓筆者想起保羅在羅1:4裡面話:
「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上帝的兒子。」

還有是彼得在五旬節被聖靈充滿時的講道中最後的總結:
「 故 此 、 以 色 列 全 家 當 確 實 的 知 道 、 你 們 釘 在 十 字 架 上 的 這 位 耶 穌 、   神 已 經 立 他 為 主 為 基 督 了 。」(徒2:36)

祈禱:
永生的上帝,拯救世人的主,祢的榮光充滿天地,使我們得以接受恩典,成為祢的兒女。求主啓廸我們的心,讓我們看到主耶穌在世界的工作,好叫我們確知上帝對我們的愛,並把榮耀歸與上帝,奉主名求。阿們。

Wednesday, 1 June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6:7-11      鄺英銓

16:7        [hb5]    
                [kjv]       Nevertheless I tell you the truth; It is expedient for you that I go away: for if I go not away, the Comforter will not come unto you; but if I depart, I will send him unto you.
16:8        [hb5]    
                [kjv]       And when he is come, he will reprove the world of sin, and of righteousness, and of judgment:
16:9        [hb5]    
                [kjv]       Of sin, because they believe not on me;
16:10     [hb5]    
                [kjv]       Of righteousness, because I go to my Father, and ye see me no more;
16:11     [hb5]    
                [kjv]       Of judgment, because the prince of this world is judged.

現在讓我們看看聖靈如何去為主耶穌去辯護和對這個世界作出檢控。

(i)       「為罪,是因為他們不信」(16:9) 在這裡,約3:19-2015:24-25是這一節最好的註釋,聖靈第一樣要世人看到的便是,他們對主耶穌的拒是完全源於他們自己的罪性。他們的「不信」就好像一面鏡子一樣,反影出他們至深的罪性(這方面我們在15:18-16:4已經分析過)


(ii)               「為義,是因為我要到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16:16) 「義」這個字在猶太人的宗教文化裡頭指到上帝的標誌,眼中所看為正確的。這個世界因為主耶穌宣稱自己為上帝的兒子而將釘在十字架上(見約19:4-7),現在父上帝將主耶穌提取而去,這意味著上帝要為主耶穌昭雪(vindicating Jesus)。換句話才是自己所宣稱的那一位,站在義的一方是主耶穌而非這個世界。所以世人將主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不但反映出他們的罪性,同時也反映出他們錯在對是非黑白的判斷上(也就是什麼才是義?),因為被自己的罪性扭曲,已經完全失去了他們判斷的能力。

第十節的下一半「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令人有點費解,其意思不大明顯且與下文(16:16)有所沖突,既說「不再見我」,怎麼在16說「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呢?其實16:10(b)是指著主耶穌升天或是被提而說的,其著重點並不是日後他與門徒的關係。「不在」在聖經裡面是描述人被上帝提取時的慣用語,所指的是人被提時在況態上的轉變,也就是他們的形體會從世上消失,例如:
「以諾與上帝同行,上帝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5:24)
「以諾因著信被接去,不至於見死,人也找不著他,因為上帝已把他接去了。」(11:5(a))
「他們正觀看的時候,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彩雲把他接去,再看不見他了。」(1:9)
「他們正走著說話,忽有火車火馬將二人隔開,以利亞就乘旋風升天去了。以利沙看見,就呼叫說,我父阿,以色列的戰車馬兵阿。以後不再見他了(王下2:11-12)

其中使徒行傳有關主耶穌升天的記載與王下2:4-15有關以利亞升天的記載更為相近。在以利沙目睹以利亞被提和消失後,感動以利亞的靈便降臨在以利沙身上。同樣,在門徒目睹主耶穌升天消失後,聖靈在五旬節便降臨在門徒,或是教會身上,教會本是耶穌在世上肉身的延續,就好像以利沙是以利亞的繼承人一樣。(待續)


祈禱:

恩慈的天父,祢設立教會好叫信徒延續耶穌基督在世的使命,把福音傳揚到地極。懇求上帝建立我們的信仰群體,以宣讀 、勸勉 、教導為念,又關顧貧窮人、受監禁者、照顧孤寡軟弱,好叫上帝愛世人的心得以彰顯。奉主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