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讀後 16:12-15 鄺英銓
16:12 [hb5] 我 還 有 好 些 事 要 告 訴 你 們 、 但 你 們 現 在 擔 當 不 了 。 〔 或 作 不 能 領 會 〕
[kjv] I have yet many things to say unto you, but ye cannot bear them now.
16:13 [hb5] 只 等 真 理 的 聖 靈 來 了 、 他 要 引 導 你 們 明 白 〔 原 文 作 進 入 〕 一 切 的 真 理 . 因 為 他 不 是 憑 自 己 說 的 、 乃 是 把 他 所 聽 見 的 都 說 出 來 . 並 要 把 將 來 的 事 告 訴 你 們 。
[kjv] Howbeit when he, the Spirit of truth, is come, he will guide you into all truth: for he shall not speak of himself; but whatsoever he shall hear, that shall he speak: and he will shew you things to come.
16:14 [hb5] 他 要 榮 耀 我 . 因 為 他 要 將 受 於 我 的 、 告 訴 你 們 。
[kjv] He shall glorify me: for he shall receive of mine, and shall shew it unto you.
16:15 [hb5] 凡 父 所 有 的 、 都 是 我 的 、 所 以 我 說 、 他 要 將 受 於 我 的 、 告 訴 你 們 。
[kjv] All things that the Father hath are mine: therefore said I, that he shall take of mine, and shall shew it unto you.
下面讓我們以一個歷史上的個案為例,去了解一下第一、二代信徒們在見證主耶穌時所面對的挑戰,我們便能夠更加體驗他們為何需要聖靈的介入和同工。
一個歷史上的個案——「一個被十字架釘的基督」
「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上帝的大能,就如經上所記:『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智慧人在那裡?辯士在那裡?上帝豈不是叫世人的智慧變成愚拙嗎?世人既憑自己的智慧不認識上帝,上帝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去拯救那些相信的人,這就是上帝的智慧了。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是為上帝的能力。因為上帝的愚拙,上帝的輭弱總比人強壯。使徒保羅(林前1:18-25)。
這一段聖經可以說是保羅宣教經驗的實錄,從中可以反映出一位「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當時是何等難以接受的一件事,在猶太人心目中,基督或是彌賽亞被在釘十字架上是不可思議和荒謬的(見12:32-35)。這就是為什麼猶太的宗教領袖們要借彼拉多的手將耶穌釘上十字架上的原因(因為釘十字架是羅馬人才可以執行的極刑)。在猶太人心目中,他們一旦將耶穌送上十字架,他們便可以名乎其實地「釘死」耶穌,在他彌賽亞或是基督的身份上釘上了一個句號。
我們若要充分了解和體驗為什麼「釘十字架的基督」對猶太人來說是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我們必須回到耶穌時代十字架這種刑法的文化裡去。在第一世紀前後,「十字架」是一個很可怕的標記,用聖經歷史學家Martin Hengel的話去說,「十字架」這記號所象徵的是人性中至深的痛苦和至深的羞辱。Martin Hengel的名著“Crucifixion” 在這方面有詳盡的考證和分析,筆者從他這本著作獲益良多。很可惜,從來沒有人將它翻譯成中文,讓中文的讀者得著益處。這跟我們今天對「十字架」的感覺迴然不同,今天「十字架」對人來說是一個美麗,詳和,平安和愛的標記,是女孩子常常載在身上的飾物(以十字架為飾物,在第一世紀前後是絕對不可能的)。今天的我們若不嘗試回到第一世紀的時代裡去,很難全完領會到「十字架」背後那深刻的含意,也不會感受到「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可8:34)這些話在當時的震撼性。不過,在「十字架」這個記號演進的過程中卻正好讓我們看到聖靈保惠師在歷史上為著主耶穌和他十字架所作的辯護工作那戲劇性的效果。因為「十字架」已再不是一個痛苦和羞辱的記號,而是一個光榮和偉大的標記。現在讓我們先行研究一下釘十字架的整個過程。
祈禱:
天父上帝,祢的愚拙比世人的智慧仍要高,十字架的印記,因着耶穌基督犧牲的寶血成為了愛的象徵,求主教我們深思十字架背後那深刻的含意,好叫我們有受苦的心志,每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耶穌基督,不以為耻。奉主名求。阿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