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第十五章後記 鄺英銓
可是這樣一來,我在約十五章裡面對「葡萄樹」的分析便好像有點反猶太主義了(Anti-Semitism),因為我好像在暗示舊約已為上帝所廢棄,猶太人已再不是那「葡萄樹」,甚至在說,猶太人已為上帝所揚棄,而不是祂子民一樣。
在這裡讓我先行澄清一下,筆者絕對不是「反猶太主義」(not Anti-Semitism),約翰福音的作者更不是(雖然一直以來,有很多極端的聖經學者真的是這樣去批評他)。我只需要舉兩個例子便足夠了。
頭一個例是在約4:19-24,第二個例是在約10:16。4:19-24是主耶穌跟撒瑪利亞婦人的對話,在22節裡面他很清楚地將以色列民族跟撒瑪利亞人作出比較,並且宣稱猶太人才是上帝救贖的根源。至於10:16是關於主耶穌羊圈的比喻,在16節主耶穌這樣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牠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主耶穌在這裡的意思便是說到有一天外邦人要歸祂,進入以色列的羊圈成為一體。將這羊圈的比喻稍為推薦。若有原來在圈中的羊流失到外面,便是那些在「葡萄樹」和「橄欖樹」兩個比喻中被剪除的枝子了。當上帝原來的子民,離開祂,繼而拒絕了彌賽亞的時候,他也就失去了作為枝子,也就是作為上帝選民的資格(這是他們被除的原因)。主耶穌的話很清楚,祂並未有為父上帝另築羊圈,祂不過將外面的羊兒帶回這原來的羊圈裡去。同樣,在約十五章裡面,嚴格來說,上帝並沒有在舊的葡萄樹以外去另植一株新葡萄樹(但參太3:8-10),不過我們看到這株葡萄樹在生命的本質上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再回到主耶穌在10:16裡面的比喻,若用保羅在羅11:17-23裡面的話去說,這些被主耶穌帶回羊圈的「外邦羊」便是那些接在「橄欖樹」上的枝子。應當注意的是,保羅在這裡用「橄欖樹」而非更常用的「葡萄樹」去象徵以色列民族,他顯然是聯想起耶11:16-17一段經文,這段經文與保羅在羅11:17-23裡面的圖畫非常接近。另一方面,「橄欖樹」在聖經裡面的形象也常常是遠為正面的(例如詩52:8, 亞4:11-14又耶11:16)。正如我們在第十五章的分析裡面已經說過的,葡萄樹在其形象上卻往往是被用在負面的情況上(試將耶2:21去和詩52:8作一比較)。保羅在羅十一章裡面所強調的既是以色列子民正面的功能,他採用「橄欖樹」去象徵猶太人便一點也不難理解了。但主耶穌在約十五章裡面所要讓我們看到的卻是這一株輭弱的葡萄樹的蛻變,結果成為了充滿生命力的葡萄樹。(待續)
祈禱:
恩慈的主,祢的大愛普及萬民,拯救世人不願一人淪亡。求祢教我們得在信仰中茁壯成長,放開心中一切無益的依靠,專心仰賴主,順服主的旨意,好叫我們得享從上主而來的福氣和恩典。奉主名求。阿們。
恩慈的主,祢的大愛普及萬民,拯救世人不願一人淪亡。求祢教我們得在信仰中茁壯成長,放開心中一切無益的依靠,專心仰賴主,順服主的旨意,好叫我們得享從上主而來的福氣和恩典。奉主名求。阿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