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31 May 2014

約翰福音讀後–3:5 -3:8

3:5 [hb5] 耶 穌 說 、 我 實 實 在 在 的 告 訴 你 、 人 若 不 是 從 水 和 聖 靈 生 的 、 就 不 能 進   神 的 國 。
[kjv] Jesus answered, Verily, verily, I say unto thee, Except a man be born of water and of the Spirit, he cannot enter into the kingdom of God.
3:6 [hb5] 從 肉 身 生 的 、 就 是 肉 身 . 從 靈 生 的 、 就 是 靈 。
[kjv] That which is born of the flesh is flesh; and that which is born of the Spirit is spirit.
3:7 [hb5] 我 說 、 你 們 必 須 重 生 、 你 不 要 以 為 希 奇 。
[kjv] Marvel not that I said unto thee, Ye must be born again.
3:8 [hb5] 風 隨 著 意 思 吹 、 你 聽 見 風 的 響 聲 、 卻 不 曉 得 從 [kjv] The wind bloweth where it listeth, and thou hearest the sound thereof, but canst not tell whence it cometh, and whither it goeth: so is every one that is born of the Spirit.

昨天談到尼哥底母夜訪耶穌,今日續講。我認為焦點不在他夜間來訪,而在他為什麼想見耶穌。你同意嗎?

還有,在這之前,我介紹了一樣約翰福音的寫作特色,就是在錯落的對白中,為真理作出討論。不過,今次的經文並沒有提到尼哥底母有否經歷到重生、還是在討論的層面。我都要問問你,你已經得到重生沒有?

經文在3:5節繼續記載下去,我們看到耶穌說:

「我 實 實 在 在 的 告 訴 你 、 人 若 不 是 從 水 和 聖 靈 生 的 、 就 不 能 進   神 的 國 。」

祂主動啟示尼哥底母(其實耶穌已知他要什麼),但你知嗎?(提示:耶穌兩次答他(參3:4-5))

耶穌接著說:「從 肉 身 生 的 、 就 是 肉 身 . 從 靈 生 的 、 就 是 靈 。」

祂還繼續說:「你 們 必 須 重 生 、 你 不 要 以 為 希 奇 。 風 隨 著 意 思 吹 、 你 聽 見 風 的 響 聲 、 卻 不 曉 得 從 那 裡 來 、 往 那 裡 去 . 凡 從 聖 靈 生 的 、 也 是 如 此 。 」

耶穌甚至將生命作簡單的二分,就是分為屬肉身和屬靈性的,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二者永不會混亂。至於重生,縱然尼哥底母不明白,但因 為此一觀念實在太重要,所以耶穌唯有再講一次。不過,今次還附上以風比喻聖靈的工作,你估尼哥底母是否明白多一點?(待續)


相片:約翰福音讀後–3:5 -3:8

3:5 [hb5]  耶 穌 說 、 我 實 實 在 在 的 告 訴 你 、 人 若 不 是 從 水 和 聖 靈 生 的 、 就 不 能 進   神 的 國 。  
    [kjv]  Jesus answered, Verily, verily, I say unto thee, Except a man be born of water and of the Spirit, he cannot enter into the kingdom of God. 
3:6 [hb5]  從 肉 身 生 的 、 就 是 肉 身 . 從 靈 生 的 、 就 是 靈 。  
    [kjv]  That which is born of the flesh is flesh; and that which is born of the Spirit is spirit. 
3:7 [hb5]  我 說 、 你 們 必 須 重 生 、 你 不 要 以 為 希 奇 。  
    [kjv]  Marvel not that I said unto thee, Ye must be born again. 
3:8 [hb5]  風 隨 著 意 思 吹 、 你 聽 見 風 的 響 聲 、 卻 不 曉 得 從    [kjv]  The wind bloweth where it listeth, and thou hearest the sound thereof, but canst not tell whence it cometh, and whither it goeth: so is every one that is born of the Spirit.

昨天談到尼哥底母夜訪耶穌,今日續講。我認為焦點不在他夜間來訪,而在他為什麼想見耶穌。你同意嗎?

還有,在這之前,我介紹了一樣約翰福音的寫作特色,就是在錯落的對白中,為真理作出討論。不過,今次的經文並沒有提到尼哥底母有否經歷到重生、還是在討論的層面。我都要問問你,你已經得到重生沒有?

經文在3:5節繼續記載下去,我們看到耶穌說:

「我 實 實 在 在 的 告 訴 你 、 人 若 不 是 從 水 和 聖 靈 生 的 、 就 不 能 進   神 的 國 。」

祂主動啟示尼哥底母(其實耶穌已知他要什麼),但你知嗎?(提示:耶穌兩次答他(參3:4-5))

耶穌接著說:「從 肉 身 生 的 、 就 是 肉 身 . 從 靈 生 的 、 就 是 靈 。」

祂還繼續說:「你 們 必 須 重 生 、 你 不 要 以 為 希 奇 。  風 隨 著 意 思 吹 、 你 聽 見 風 的 響 聲 、 卻 不 曉 得 從 那 裡 來 、 往 那 裡 去 . 凡 從 聖 靈 生 的 、 也 是 如 此 。  」

耶穌甚至將生命作簡單的二分,就是分為屬肉身和屬靈性的,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二者永不會混亂。至於重生,縱然尼哥底母不明白,但因為此一觀念實在太重要,所以耶穌唯有再講一次。不過,今次還附上以風比喻聖靈的工作,你估尼哥底母是否明白多一點?(待續)

Friday, 30 May 2014

約翰福音讀後–3:3 – 3:4

3:3 [hb5] 耶 穌 回 答 說 、 我 實 實 在 在 的 告 訴 你 、 人 若 不 重 生 、 就 不 能 見   神 的 國 。
[kjv]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unto him, Verily, verily, I say unto thee, Except a man be born again, he cannot see the kingdom of God.
3:4 [hb5] 尼 哥 底 母 說 、 人 已 經 老 了 、 如 何 能 重 生 呢 . 豈 能 再 進 母 腹 生 出 來 麼 。
[kjv] Nicodemus saith unto him, How can a man be born when he is old? can he enter the second time into his mother's womb, and be born?

昨天談到尼哥底母夜晚來找耶穌,今日續講。雖然我們常常將焦點放在他夜間行動,但値得留意並非這行動,而是在他此行的目的。

既然耶穌是知道萬人的(參2:24-25),他聽到尼哥底母的讚譽,就單刀直入,不等尼哥底母說完(繞圈),他已知道他要的是什麼,講的又是什麼(很多時我們會表裡不一,講一件事,但做就另外一件)。所以耶穌就開門見山,直接回應了尼哥底母的訴求,連他未講的都處理。

耶穌說:「人 若 不 重 生 、 就 不 能 見   神 的 國 。 」

正如昨天介紹約翰福音的一種特色,第四福音的作者用的是詞彙「重生」,是有雙重意思,一是從屬靈的層面去理解,解作再生;另一個解釋就是從母體再生一次。很明顯,尼哥底母的話,顯示他誤解了耶穌的意思。

尼哥底母說:「人 已 經 老 了 、 如 何 能 重 生 呢 . 豈 能 再 進 母 腹 生 出 來 麼 。」

他的話正反映他只從一個層面去瞭解耶穌的話,並沒有從屬靈的層面去瞭解他的話。這樣,我們第一樣即時的應用就是:應該在生活中,多幾個層面、或者從屬靈的角度去多瞭解所研究的課題,這樣,我們才不會像尼哥底母一樣,誤解耶穌的意思,以致思想的進路錯了。(待續)


Thursday, 29 May 2014

約翰福音讀後–3:1 – 3:2

3:1 [hb5] 有 一 個 法 利 賽 人 、 名 叫 尼 哥 底 母 、 是 猶 太 人 的 官 。
[kjv] There was a man of the Pharisees, named Nicodemus, a ruler of the Jews:
3:2 [hb5] 這 人 夜 裡 來 見 耶 穌 、 說 、 拉 比 、 我 們 知 道 你 是 由   神 那 裡 來 作 師 傅 的 . 因 為 你 所 行 的 神 蹟 、 若 沒 有   神 同 在 、 無 人 能 行 。
[kjv] The same came to Jesus by night, and said unto him, Rabbi, we know that thou art a teacher come from God: for no man can do these miracles that thou doest, except God be with him.


在作任何的分享和詮釋以前,要先介紹一樣約翰福音寫作特色。這就是福音書的作者,喜用一些雙重意思的字眼,耶穌當然從屬靈方面去着手,但他的對手,不知是否屬靈悟性的問題,總是在另一層面上去理解,所以他們的討 論,永不相交,永遠錯落。就是在這錯落的對白中,帶出當中的真理。本章講的重生如是,第四章之活水亦如是,至適當的時候,我自會講解。

返到經文,一開始提到有一個法利賽人(我們應該要問法利賽人是什麼人),聖經亦提到他是猶太人的官(要有什麼條件才可以做猶太人的官),但他揀晚上才來找 耶穌,為什麼?看他首句怎麼講:「拉 比 、 我 們 知 道 你 是 由   神 那 裡 來 作 師 傅 的 . 因 為 你 所 行 的 神 蹟 、 若 沒 有   神 同 在 、 無 人 能 行 。」尼哥厎母第一句就恭維耶穌,指出祂是從神而來作師傅的。這句甚值得我們去推敲,我們有兩個觀察:第一,他指出耶穌是從神而來作師傅的;第二,祂的神蹟 就是最好的證明。在這裏,我們要問尼哥厎母究竟想說什麼?

有很多的人,和你分享時,只是不斷繞圈子,或是很久(通常最少要二三個鐘)都不能入正題,害得你頻頻打呵坎,但假若我們有耐性捱過這時候,他們自自然然便會對你剖白。我覺得尼哥厎母就是後者,你同意嗎?(代續)

Wednesday, 28 May 2014

約翰福音讀後–2:23-2:25

2:23 [hb5] 當 耶 穌 在 耶 路 撒 冷 過 逾 越 節 的 時 候 、 有 許 多 人 看 見 他 所 行 的 神 跡 、 就 信 了 他 的 名 。
[kjv] Now when he was in Jerusalem at the passover, in the feast day, many believed in his name, when they saw the miracles which he did.
2:24 [hb5] 耶 穌 卻 不 將 自 己 交 托 他 們 、 因 為 他 知 道 萬 人 .
[kjv] But Jesus did not commit himself unto them, because he knew all men,
2:25 [hb5] 也 用 不 著 誰 見 證 人 怎 樣 . 因 他 知 道 人 心 裡 所 存 的 。
[kjv] And needed not that any should testify of man: for he knew what was in man.

我相信大家都會將注意力集中在第23節下,但事實上23節上半節都値得我們去深入瞭解。

我嘗試用問題去幫我們去瞭解第23節:

耶穌為何會去耶路撒冷,那裡有他的敵人宗教領袖,為何祂仍要去?
耶穌為何那裡都不去、偏要揀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目的何在?
他為什麼要守逾越節?

雖然只問了三幾個問題,卻已深化了我們對經文的理解。故此,我相信聰明的你,一定可以問到更多的問題,幫助你更深人瞭解經文。

其實對於第23節下,我還有兩個問題,就是:

1. 耶穌行了那幾個神跡,使猶太人信祂?
2. 那些信了的猶太人後來怎樣(經文並沒有交代)?

猶有進者,二章24節下及二章25節下,雖然二節用字各有不同,但表達的意思,我的意見是一樣,不知你同意否?(待續)


相片:約翰福音讀後–2:23-2:25

2:23 [hb5]  當 耶 穌 在 耶 路 撒 冷 過 逾 越 節 的 時 候 、 有 許 多 人 看 見 他 所 行 的 神 跡 、 就 信 了 他 的 名 。  
    [kjv]  Now when he was in Jerusalem at the passover, in the feast day, many believed in his name, when they saw the miracles which he did. 
2:24 [hb5]  耶 穌 卻 不 將 自 己 交 托 他 們 、 因 為 他 知 道 萬 人 .  
    [kjv]  But Jesus did not commit himself unto them, because he knew all men, 
2:25 [hb5]  也 用 不 著 誰 見 證 人 怎 樣 . 因 他 知 道 人 心 裡 所 存 的 。  
    [kjv]  And needed not that any should testify of man: for he knew what was in man.

我相信大家都會將注意力集中在第23節下,但事實上23節上半節都値得我們去深入瞭解。

我嘗試用問題去幫我們去瞭解第23節:

 耶穌為何會去耶路撒冷,那裡有他的敵人宗教領袖,為何祂仍要去?
 耶穌為何那裡都不去、偏要揀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目的何在?
 他為什麼要守逾越節?

雖然只問了三幾個問題,卻已深化了我們對經文的理解。故此,我相信聰明的你,一定可以問到更多的問題,幫助你更深人瞭解經文。

其實對於第23節下,我還有兩個問題,就是:

1. 耶穌行了那幾個神跡,使猶太人信祂?
2. 那些信了的猶太人後來怎樣(經文並沒有交代)?

猶有進者,二章24節下及二章25節下,雖然二節用字各有不同,但表達的意思,我的意見是一樣,不知你同意否?(待續)

Tuesday, 27 May 2014

約翰福音讀後–2:20-2:22

2:20 [hb5] 猶 太 人 便 說 、 這 殿 是 四 十 六 年 纔 造 成 的 、 你 三 日 內 就 再 建 立 起 來 麼 。
[kjv] Then said the Jews, Forty and six years was this temple in building, and wilt thou rear it up in three days?
2:21 [hb5] 但 耶 穌 這 話 、 是 以 他 的 身 體 為 殿 。
[kjv] But he spake of the temple of his body.
2:22 [hb5] 所 以 到 他 從 死 裡 複 活 以 後 、 門 徒 就 想 起 他 說 過 這 話 、 便 信 了 聖 經 和 耶 穌 所 說 的 。
[kjv] When therefore he was risen from the dead, his disciples remembered that he had said this unto them; and they believed the scripture, and the word which Jesus had said.

不知道你有沒有同感,法利賽人經常誤解耶穌所說的話。這是我重看這段的第一個感覺。

像21節記載耶穌說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為殿」的屬靈角度去看事物。不過,法利賽人誤解耶穌的話,他們說:「這 殿 是 四 十 六 年 纔 造 成 的 、 你 三 日 內 就 再 建 立 起 來 麼 。 」這裡他們的反應、顯示他們只是從聖殿的建築層面去理解,我們何常不是這樣呢!怪不得我們只會從現實中、生活裡尋找資料,以作出評估。

我立刻聯想到一樣應用:別只從資料和現實去評價一件事,也要從另一角度 – 靈性角度去看、理解這件事。

經文繼續記載下去:所 以 到 他 從 死 裡 複 活 以 後 、 門 徒 就 想 起 他 說 過 這 話 、 便 信 了 聖 經 和 耶 穌 所 說 的 。很明顯,這裡提到死而復活,就有二件事可以好肯定地去講:第一,那時,已過耶穌死了三天后復活一事以後,第二,門徒從追憶的角度去記載潔淨聖殿一事,換 句話說,這事已發生,門徒是在追憶下,記起聖經經文以配合並記載之。但後半句我不單不肯定,甚至不太明白當中的資訊。我試將之變成問題列出:

1. 「便 信 了 聖 經」信了聖經的什麼?
2. 「耶 穌 所 說 的」祂說了什麼?
(待續)


相片:約翰福音讀後–2:20-2:22

2:20 [hb5]  猶 太 人 便 說 、 這 殿 是 四 十 六 年 纔 造 成 的 、 你 三 日 內 就 再 建 立 起 來 麼 。  
    [kjv]  Then said the Jews, Forty and six years was this temple in building, and wilt thou rear it up in three days? 
2:21 [hb5]  但 耶 穌 這 話 、 是 以 他 的 身 體 為 殿 。  
    [kjv]  But he spake of the temple of his body. 
2:22 [hb5] 所 以 到 他 從 死 裡 複 活 以 後 、 門 徒 就 想 起 他 說 過 這 話 、 便 信 了 聖 經 和 耶 穌 所 說 的 。  
    [kjv]  When therefore he was risen from the dead, his disciples remembered that he had said this unto them; and they believed the scripture, and the word which Jesus had said.

不知道你有沒有同感,法利賽人經常誤解耶穌所說的話。這是我重看這段的第一個感覺。

像21節記載耶穌說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為殿」的屬靈角度去看事物。不過,法利賽人誤解耶穌的話,他們說:「這 殿 是 四 十 六 年 纔 造 成 的 、 你 三 日 內 就 再 建 立 起 來 麼 。 」這裡他們的反應、顯示他們只是從聖殿的建築層面去理解,我們何常不是這樣呢!怪不得我們只會從現實中、生活裡尋找資料,以作出評估。

我立刻聯想到一樣應用:別只從資料和現實去評價一件事,也要從另一角度 – 靈性角度去看、理解這件事。

經文繼續記載下去:所 以 到 他 從 死 裡 複 活 以 後 、 門 徒 就 想 起 他 說 過 這 話 、 便 信 了 聖 經 和 耶 穌 所 說 的 。很明顯,這裡提到死而復活,就有二件事可以好肯定地去講:第一,那時,已過耶穌死了三天后復活一事以後,第二,門徒從追憶的角度去記載潔淨聖殿一事,換句話說,這事已發生,門徒是在追憶下,記起聖經經文以配合並記載之。但後半句我不單不肯定,甚至不太明白當中的資訊。我試將之變成問題列出:

1. 「便 信 了 聖 經」信了聖經的什麼?
2. 「耶 穌 所 說 的」祂說了什麼?
(待續)
约翰福音读后–2:17-2:19

2:17 [hb5] 他 的 门 徒 就 想 起 经 上 记 着 说 、 『 我 为 你 的 殿 、 心 里 焦 急 、 如 同 火 烧 。 』
[kjv] And his disciples remembered that it was written, The zeal of thine house hath eaten me up.
2:18 [hb5] 因 此 犹 太 人 问 他 说 、 你 既 作 这 些 事 、 还 显 甚 么 神 迹 给 我 们 看 呢 。
[kjv] Then answered the Jews and said unto him, What sign shewest thou unto us, seeing that thou doest these things?
2:19 [hb5] 耶 稣 回 答 说 、 你 们 拆 毁 这 殿 、 我 三 日 内 要 再 建 立 起 来 。
[kjv]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unto them, Destroy this temple, and in three days I will raise it up.

我们在上一个星期谈论耶稣洁净圣殿,意犹未尽,今日续讲。

记否上一次在约翰福音耶稣说:「把 这 些 东 西 拿 去 . 不 要 将 我 父 的 殿 、 当 作 买 卖 的 地 方」(约2:16)。我相信大家都不会记得,所以我再将这节圣经刊印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有教友回应说:「我们的财宝在那里,我们的心也在那里;故在敬拜的地方应禁止钱权交易,以専心敬拜上主。单位间格如何反而不重要了。」查实单位间格非不重 要,对我们理解16-17两节经文,更是十分重要,可能是我表达得不太清楚,以至读者对问题有错误的理解 (我想了很久,也分不清应该用间格还是结构)。又有回应说:「这是一段难以理解的经文。神子耶稣在被嘲弄,虐打,以至钉在十字架上,他亦对人不发怨言。圣 殿被拆毁了!为甚么耶稣会对圣殿内的商贩发脾气、动粗呢?」莫以为这两个响应是豪不相关的,其实它们是互相关联的,所以现在我一并解说如下。

在耶稣的年代,圣殿分为妇女院、外邦人院及犹太人院(再细分圣所和至圣所)。顾名思义,妇女院是为犹太的妇女划分的,可以祈祷和献祭之用,犹太人院专为成 年男仕的犹太人而建,外邦人院就是外邦人可到的极限,有石块刻着外邦人越过此即死,所以此界线为外邦人在圣殿最远能到的地方。现在在这里换作买卖、兑换银 钱,外邦人在这样声音嘈杂的地方,根本无法可以专心敬拜上帝,变相剥削了他们祈祷敬拜以接触上帝的机会。所以在2:17记载门徒想起「经 上 记 着 说 、 『 我 为 你 的 殿 、 心 里 焦 急 、 如 同 火 烧」。这样我们见到,门徒在耶稣复活之后明白一切,知道耶稣所做的一切事,洁净圣殿也是为了在天上的父而心焦,所以祂用鞭子赶出做买卖的人、牛、羊和兑换 银钱的人,以认同天上的父对宗教上受剥削的人而发之义怒。(待续)


相片:约翰福音读后–2:17-2:19

2:17 [hb5]  他 的 门 徒 就 想 起 经 上 记 着 说 、 『 我 为 你 的 殿 、 心 里 焦 急 、 如 同 火 烧 。 』  
    [kjv]  And his disciples remembered that it was written, The zeal of thine house hath eaten me up. 
2:18 [hb5]  因 此 犹 太 人 问 他 说 、 你 既 作 这 些 事 、 还 显 甚 么 神 迹 给 我 们 看 呢 。  
    [kjv]  Then answered the Jews and said unto him, What sign shewest thou unto us, seeing that thou doest these things? 
2:19 [hb5]  耶 稣 回 答 说 、 你 们 拆 毁 这 殿 、 我 三 日 内 要 再 建 立 起 来 。  
    [kjv]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unto them, Destroy this temple, and in three days I will raise it up.

我们在上一个星期谈论耶稣洁净圣殿,意犹未尽,今日续讲。

记否上一次在约翰福音耶稣说:「把 这 些 东 西 拿 去 . 不 要 将 我 父 的 殿 、 当 作 买 卖 的 地 方」(约2:16)。我相信大家都不会记得,所以我再将这节圣经刊印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有教友回应说:「我们的财宝在那里,我们的心也在那里;故在敬拜的地方应禁止钱权交易,以専心敬拜上主。单位间格如何反而不重要了。」查实单位间格非不重要,对我们理解16-17两节经文,更是十分重要,可能是我表达得不太清楚,以至读者对问题有错误的理解 (我想了很久,也分不清应该用间格还是结构)。又有回应说:「这是一段难以理解的经文。神子耶稣在被嘲弄,虐打,以至钉在十字架上,他亦对人不发怨言。圣殿被拆毁了!为甚么耶稣会对圣殿内的商贩发脾气、动粗呢?」莫以为这两个响应是豪不相关的,其实它们是互相关联的,所以现在我一并解说如下。

在耶稣的年代,圣殿分为妇女院、外邦人院及犹太人院(再细分圣所和至圣所)。顾名思义,妇女院是为犹太的妇女划分的,可以祈祷和献祭之用,犹太人院专为成年男仕的犹太人而建,外邦人院就是外邦人可到的极限,有石块刻着外邦人越过此即死,所以此界线为外邦人在圣殿最远能到的地方。现在在这里换作买卖、兑换银钱,外邦人在这样声音嘈杂的地方,根本无法可以专心敬拜上帝,变相剥削了他们祈祷敬拜以接触上帝的机会。所以在2:17记载门徒想起「经 上 记 着 说 、 『 我 为 你 的 殿 、 心 里 焦 急 、 如 同 火 烧」。这样我们见到,门徒在耶稣复活之后明白一切,知道耶稣所做的一切事,洁净圣殿也是为了在天上的父而心焦,所以祂用鞭子赶出做买卖的人、牛、羊和兑换银钱的人,以认同天上的父对宗教上受剥削的人而发之义怒。(待续)

Saturday, 24 May 2014

約翰福音讀後–2:14-2:16

2:14 [hb5] 看 見 殿 裏 有 賣 牛 羊 鴿 子 的 、 幷 有 兌 換 銀 錢 的 人 、 坐 在 那 裏 .
[kjv] And found in the temple those that sold oxen and sheep and doves, and the changers of money sitting:
2:15 [hb5] 耶 穌 就 拿 繩 子 作 成 鞭 子 、 把 牛 羊 都 趕 出 殿 去 . 倒 出 兌 換 銀 錢 之 人 的 銀 錢 、 推 翻 他 們 的 桌 子 。
[kjv] And when he had made a scourge of small cords, he drove them all out of the temple, and the sheep, and the oxen; and poured out the changers' money, and overthrew the tables;
2:16 [hb5] 又 對 賣 鴿 子 的 說 、 把 這 些 東 西 拿 去 . 不 要 將 我 父 的 殿 、 當 作 買 賣 的 地 方 。
[kjv] And said unto them that sold doves, Take these things hence; make not my Father's house an house of merchandise.


假如我們說舊約的上帝是一位易發怒的神,那麽,新約的耶穌(祂將父啓示出來--參約翰福音1:18)應是慈愛和遲于發怒的,但他亦有發怒的時刻。不過,容許經文解釋,耶穌是有理由才如此作。

値得我們留意這故事(叫做潔淨聖殿)通見于四卷福音書,四卷書同樣記載同一件事幷不多見,記憶中只有二三事,例如,耶穌行的五餅二魚的神迹,可知其有幾重 要。不過,要注意門徒只是從他們自己的角度去看和報導這些事,例如在約翰福音中,潔淨聖殿這事被安排在這福音開頭就記載、况且筆者是有目的去記載諸事(參 20:31),是有選擇性的,我們看時宜多加留意。就讓我們立刻進入經文。

經文一開始就已經交待了背景(參2:12-13),幷看到一個發怒的耶穌。拿著一條臨時用繩子結成的鞭子,「把 牛 羊 都 趕 出 殿 去 . 倒 出 兌 換 銀 錢 之 人 的 銀 錢 、 推 翻 他 們 的 桌 子 。又 對 賣 鴿 子 的 說 、 把 這 些 東 西 拿 去 . 不 要 將 我 父 的 殿 、 當 作 買 賣 的 地 方 。」値得留意的地方是「他」說的話:「不 要 將 我 父 的 殿 、 當 作 買 賣 的 地 方 。 」 聖殿的間格會是怎樣?若他們在這兒做買賣如何影響人們對上帝的敬拜?(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