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 August 2016

親愛的讀者:感謝鄺弟兄過去兩個多月的協助,豐富了我們對約翰福音的了解,好讓本人得以竭息,與太太及兒子共渡暑假。今趁台風將致。重拾筆墨,願聖靈恩光啓廸我們愚頑的心,好使我這主內破爛的器皿,讓真光從裂縫中透出,把福音傳得更廣更遠。主僕健華謹

約翰福音讀後–20:21-23   王健華牧師

20:21     [hb5]    
                [kjv]       Then said Jesus to them again, Peace be unto you: as my Father hath sent me, even so send I you.
20:22     [hb5]    
                [kjv]       And when he had said this, he breathed on them, and saith unto them, Receive ye the Holy Ghost:
20:23     [hb5]    
                [kjv]       Whose soever sins ye remit, they are remitted unto them; and whose soever sins ye retain, they are retained.

當耶穌復活後,走到門徒的住所向他們顯現,對他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願你們平安。」為什麼呢,平安對當時的門徒有什麼意義?門徒當時的情況又是怎樣呢?無論怎樣,平安都是我們祈求的。

但是,今日多了一個課題去供我們思考,就是接受聖靈的差遣。聖經是這樣記錄的:「耶 。說 。」似乎耶穌來見他們,不是純粹為了給他們證明自己已經復活,而首先差遣門徒,為什麼呢?接着,耶穌呼一口氣,門徒便可以受聖靈?究竟耶穌吹一口氣(he breathed)和聖靈(Holy Ghost)有什麼關係呢?

無論怎樣,耶穌差遣聖靈充滿了門徒,並說:「你 。」這樣,耶穌的差遣是不是和寬恕世人的罪有關呢?門徒的角色,和他們承擔的責任又是什麼?(待續)

祈禱:
天父上帝,復活的主,祢克勝死亡給祢兒女進入永生的福份。求主監察我們內心的罪,早日悔改遠離罪惡的網羅,好叫我們在世常結聖靈各樣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造福他人榮耀上帝。奉主名求。阿們。
 



Friday, 29 July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7:10 - 13    鄺英銓

17:10 [hb5] 凡 是 我 的 都 是 你 的 、 你 的 也 是 我 的 . 並 且 我 因 他 們 得 了 榮 耀 。
[kjv] And all mine are thine, and thine are mine; and I am glorified in them.
17:11 [hb5] 從 今 以 後 、 我 不 在 世 上 、 他 們 卻 在 世 上 、 我 往 你 那 裡 去 。 聖 父 阿 、 求 你 因 你 所 賜 給 我 的 名 保 守 他 們 、 叫 他 們 合 而 為 一 像 我 們 一 樣 。
[kjv] And now I am no more in the world, but these are in the world, and I come to thee. Holy Father, keep through thine own name those whom thou hast given me, that they may be one, as we are.
17:12 [hb5] 我 與 他 們 同 在 的 時 候 、 因 你 所 賜 給 我 的 名 、 保 守 了 他 們 、 我 也 護 衛 了 他 們 、 其 中 除 了 那 滅 亡 之 子 、 沒 有 一 個 滅 亡 的 . 好 叫 經 上 的 話 得 應 驗 。
[kjv] While I was with them in the world, I kept them in thy name: those that thou gavest me I have kept, and none of them is lost, but the son of perdition; that the scripture might be fulfilled.
17:13 [hb5] 現 在 我 往 你 那 裡 去 . 我 還 在 世 上 說 這 話 、 是 叫 他 們 心 裡 充 滿 我 的 喜 樂 。
[kjv] And now come I to thee; and these things I speak in the world, that they might have my joy fulfilled in themselves.

返到今日的經文,最後一節所說:「是 叫 他 們 心 裡 充 滿 我 的 喜 樂 。」我還有未盡的話要說。

當人說到「喜樂」或是「愛」的時候,常常是將這兩個概念與人的感覺和情緒連在一起。但當聖經裡面提到上帝或是基督的「愛」和「喜樂」時卻不是這樣,是超自然的,是來自上帝,而且是發于人的意志而不是他的感覺。就如我們已經分析過的,「主耶穌的喜樂」,那是從困難的環境中突破,領悟到這些事情背後的意義,而從意志中產生出來的積極的態度。

人生痛苦中感到難受是自然的,將自己煉成鐵一般,對什麼的困難和痛苦都沒有感覺,還可以嘻嘻哈哈,這並不是主耶穌對我們的要求。「我的喜樂」(也就是具有主耶穌那種素質的喜樂)所指的乃是,無論在怎樣的困境中,藉著倚靠上主,我們仍然能夠超越自身的感受,積極面對苦難,最重要的是能看見困境背後的意義,因而對前景充滿勇氣。既然是發自我們的意志,這便解釋了為什麼要「喜樂」在聖經是一個命令(見太5:43-44,約13:34,腓4:4),因為上主所要求的,並不是要求我們的情緒從負面變為正面,而是我們不為自己的情緒所困,能夠克服環境,積極振作。保羅寫監獄書信時所身處的背景,便是很好的一個例子。(待續)

祈禱:
憐憫世人的主,祢的剛強在我們軟弱的時候就顯得清明,求主教我們不僅懂得倚靠祢,更學會等待祢的恩典,使那感恩的心充滿我們,不但口中讚美祢,亦能時刻醒察祢的同在,好叫我們無論疾病康健、富厚貧窮、安樂困苦、都能活出祢的喜樂。奉主名求。阿們。

Thursday, 28 July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7:10 - 13     鄺英銓

17:10 [hb5] 凡 是 我 的 都 是 你 的 、 你 的 也 是 我 的 . 並 且 我 因 他 們 得 了 榮 耀 。
[kjv] And all mine are thine, and thine are mine; and I am glorified in them.
17:11 [hb5] 從 今 以 後 、 我 不 在 世 上 、 他 們 卻 在 世 上 、 我 往 你 那 裡 去 。 聖 父 阿 、 求 你 因 你 所 賜 給 我 的 名 保 守 他 們 、 叫 他 們 合 而 為 一 像 我 們 一 樣 。
[kjv] And now I am no more in the world, but these are in the world, and I come to thee. Holy Father, keep through thine own name those whom thou hast given me, that they may be one, as we are.
17:12 [hb5] 我 與 他 們 同 在 的 時 候 、 因 你 所 賜 給 我 的 名 、 保 守 了 他 們 、 我 也 護 衛 了 他 們 、 其 中 除 了 那 滅 亡 之 子 、 沒 有 一 個 滅 亡 的 . 好 叫 經 上 的 話 得 應 驗 。
[kjv] While I was with them in the world, I kept them in thy name: those that thou gavest me I have kept, and none of them is lost, but the son of perdition; that the scripture might be fulfilled.
17:13 [hb5] 現 在 我 往 你 那 裡 去 . 我 還 在 世 上 說 這 話 、 是 叫 他 們 心 裡 充 滿 我 的 喜 樂 。
[kjv] And now come I to thee; and these things I speak in the world, that they might have my joy fulfilled in themselves.

究竟早期教會用了一個什麼方法去護衛了在信仰上的純正?

那就是對教會持續了差不多三個世紀的迫害,這些迫害先是來自猶太教,後來則來自整個羅馬帝國。在這冗長的災難期,為著堅持信仰而殉道的信徒不計其數。藉著上帝的保守,教會不但沒有遭受毀滅,反而在信仰上得到淨煉和鞏固。這是一個以生命去換取真理的時代,亦唯有願意付上這樣昂貴的生命代價的教會才會對自己的信仰認真和執著,因為他們所忠於的信仰便是他們生命的全部,其他不夠熱愛真理的信仰早就因苦難的原故被淘汰和流失了。這便是父上帝聽了子向祂的禱告在教會歷史上的作為。可悲的是,自第三世紀以後,正當教會好像慢慢得著了整個世界的時候,卻逐漸失去了「她」原來的信仰。但無論如何,早期教會的先賢先烈,包括了使徒們和不少早期捍衛基督教信仰的英雄,的確為我們所信奉的福音真道奠定了不朽的基礎。(待續)

祈禱:
慈悲的上帝,萬有的主宰,祢掌管歷史策勵教會把純正的福音廣傳,歷代先哲先賢皆以生命的代價去建立教會。求主引導所有信徒得享福音初結果子的同時,學習忠於所信之道,讓信仰成為生命的全部,好叫上帝的道繼續廣傳,讓真光普照人間。奉主名求。阿們。

Wednesday, 27 July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7:10 - 13   鄺英銓

17:10 [hb5] 凡 是 我 的 都 是 你 的 、 你 的 也 是 我 的 . 並 且 我 因 他 們 得 了 榮 耀 。
[kjv] And all mine are thine, and thine are mine; and I am glorified in them.
17:11 [hb5] 從 今 以 後 、 我 不 在 世 上 、 他 們 卻 在 世 上 、 我 往 你 那 裡 去 。 聖 父 阿 、 求 你 因 你 所 賜 給 我 的 名 保 守 他 們 、 叫 他 們 合 而 為 一 像 我 們 一 樣 。
[kjv] And now I am no more in the world, but these are in the world, and I come to thee. Holy Father, keep through thine own name those whom thou hast given me, that they may be one, as we are.
17:12 [hb5] 我 與 他 們 同 在 的 時 候 、 因 你 所 賜 給 我 的 名 、 保 守 了 他 們 、 我 也 護 衛 了 他 們 、 其 中 除 了 那 滅 亡 之 子 、 沒 有 一 個 滅 亡 的 . 好 叫 經 上 的 話 得 應 驗 。
[kjv] While I was with them in the world, I kept them in thy name: those that thou gavest me I have kept, and none of them is lost, but the son of perdition; that the scripture might be fulfilled.
17:13 [hb5] 現 在 我 往 你 那 裡 去 . 我 還 在 世 上 說 這 話 、 是 叫 他 們 心 裡 充 滿 我 的 喜 樂 。
[kjv] And now come I to thee; and these things I speak in the world, that they might have my joy fulfilled in themselves.

大凡一種新的思想或是信仰誕生的時候,「她」都會受到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她」,原來所出的思想體系(對基督來說便是猶太教),另一樣便是當時環繞「她」的思想文化,在第一世紀便是當時籠罩著整個歐洲和小亞細亞的希臘哲學體系。這時,「她」原來所出的體系會排斥「她」,甚至試圖將「她」吸納回去,而環繞「她」的文化思想又會試圖將「她」同化。舉一個例說,就如佛教從天竺傳入中國時同樣是受到了中國的思想文化「本土化」。結果形成了不同的派系,更有演變為各種民間的宗教。

在第一世紀的基督教,一方面受到猶太教的壓力,另一方面,當「她」入歐洲的時候,更受到了希臘哲學極大的沖激,這便是主耶穌在禱文中所關注的。結果,早期的教會卻仍然能夠如主耶穌所祈求的,忠心地站在真理的領域裡面。他們自最早期的耶路撒冷會議(Jerusalem Councils)開始(見徒11和15章),一直至第三世紀的尼西亞會議(The Council of Nicaea)及至後來的以弗所會議(Council at Ephesus)和查斯頓會議(Council of Chalcedon),教會曾經舉行過多次的大公會議去檢定信仰上的純正。更奇妙的是,上帝用了一個我們意想不到的方法去護衛了早期教會在信仰上的純正,究竟那是什麼?請看下回分解。(待續)

祈禱:
真理的主上帝啊!祢興起信徒持守信仰上的純正,團結一心在歷代會議中檢定教義以合乎上帝的心意,久經歷史的洗禮而不衰。求主教我們不輕看自己在歷史上的責任,委身上帝給我們不論大小的使命,在真理上持守純正的教導。奉主名求。阿們。

Tuesday, 26 July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7:10 - 13    鄺英銓

17:10 [hb5] 凡 是 我 的 都 是 你 的 、 你 的 也 是 我 的 . 並 且 我 因 他 們 得 了 榮 耀 。
[kjv] And all mine are thine, and thine are mine; and I am glorified in them.
17:11 [hb5] 從 今 以 後 、 我 不 在 世 上 、 他 們 卻 在 世 上 、 我 往 你 那 裡 去 。 聖 父 阿 、 求 你 因 你 所 賜 給 我 的 名 保 守 他 們 、 叫 他 們 合 而 為 一 像 我 們 一 樣 。
[kjv] And now I am no more in the world, but these are in the world, and I come to thee. Holy Father, keep through thine own name those whom thou hast given me, that they may be one, as we are.
17:12 [hb5] 我 與 他 們 同 在 的 時 候 、 因 你 所 賜 給 我 的 名 、 保 守 了 他 們 、 我 也 護 衛 了 他 們 、 其 中 除 了 那 滅 亡 之 子 、 沒 有 一 個 滅 亡 的 . 好 叫 經 上 的 話 得 應 驗 。
[kjv] While I was with them in the world, I kept them in thy name: those that thou gavest me I have kept, and none of them is lost, but the son of perdition; that the scripture might be fulfilled.
17:13 [hb5] 現 在 我 往 你 那 裡 去 . 我 還 在 世 上 說 這 話 、 是 叫 他 們 心 裡 充 滿 我 的 喜 樂 。
[kjv] And now come I to thee; and these things I speak in the world, that they might have my joy fulfilled in themselves.

回到主耶穌自己身上,祂在世最後的一段日子又何嘗不足一樣?在這裡我們得以感謝四福音的作者們,因為他們給予我們對主耶穌的內心世界不同的描寫,也許我們應該更感謝約翰,因為祂對主耶穌的了解總是那樣不同。對觀福音(Synoptic Gospels)和約翰福音對上十字架前一刻的主耶穌描繪出兩幅截然不同的圖畫。

「對觀福音」給我們看到的是一位極其憂傷和被完全被壓碎了的主耶穌,看看衪禱告的地方——客西馬尼園,那是一個橄欖園,當中的橄欖要被大石磨完全壓碎,然後才能流出清澈的橄欖油來(特別是路加的記載)。但在約翰的記載裡面,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爭扎卻絕口不提,並且以十七章的禱文取而代之。在約翰十七章裡面的禱文所描繪的,是一位充滿激情和勇氣,對前景滿有把握和冀望,心情奮亢的耶穌。筆者並不同意很多聖經學者所認為的,以此為「對觀福音」的作者們與約翰在記載上的矛盾和不協調,而是以這些為雙方面誠懇和真實的記載。耶穌在進入祂榮耀,也就是在祂上十字架的前夕,本來就情緒起伏波動得很利害(正如我們已經分析遇的),兩方面的記載或是所描繪的圖畫都非常乎合耶穌當時的心境。這兩種看來是相反的心路歷程並非是互相違背的。上帝願意祂的兒女們經歷和品嚐到人生中的苦楚和失落,但同時也願意祂的兒女們能夠看見在這一切背後的意義,以一顆積極告充滿勇氣的心去迎見這一切的挑戰(見來5:7-10)。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和約翰十七章裡面的禱文展示的正是這兩方面。約翰十七章裡面所展示的便是主耶穌所說的「我的喜樂」。



祈禱:

生命的主,祢以祢的法度统治萬有,我們世人得以在有限的生命中窺探主祢奇妙的計劃,實在感恩!求主教我們能以祢的眼目看透人生不同的經驗,在苦難中常存盼望,在安樂中謹慎自守;在疾病裡得到醫治,在康健中逐漸成長;在貧窮中得以飽足,在富裕裡學會珍惜,好叫我們不被幻變不定的世程所俘虜,而常能居於主上帝的真理中,得享從上而來的平安。奉主名求。阿們。


Monday, 25 July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7:10 - 13    鄺英銓

17:10 [hb5] 凡 是 我 的 都 是 你 的 、 你 的 也 是 我 的 . 並 且 我 因 他 們 得 了 榮 耀 。
[kjv] And all mine are thine, and thine are mine; and I am glorified in them.
17:11 [hb5] 從 今 以 後 、 我 不 在 世 上 、 他 們 卻 在 世 上 、 我 往 你 那 裡 去 。 聖 父 阿 、 求 你 因 你 所 賜 給 我 的 名 保 守 他 們 、 叫 他 們 合 而 為 一 像 我 們 一 樣 。
[kjv] And now I am no more in the world, but these are in the world, and I come to thee. Holy Father, keep through thine own name those whom thou hast given me, that they may be one, as we are.
17:12 [hb5] 我 與 他 們 同 在 的 時 候 、 因 你 所 賜 給 我 的 名 、 保 守 了 他 們 、 我 也 護 衛 了 他 們 、 其 中 除 了 那 滅 亡 之 子 、 沒 有 一 個 滅 亡 的 . 好 叫 經 上 的 話 得 應 驗 。
[kjv] While I was with them in the world, I kept them in thy name: those that thou gavest me I have kept, and none of them is lost, but the son of perdition; that the scripture might be fulfilled.
17:13 [hb5] 現 在 我 往 你 那 裡 去 . 我 還 在 世 上 說 這 話 、 是 叫 他 們 心 裡 充 滿 我 的 喜 樂 。
[kjv] And now come I to thee; and these things I speak in the world, that they might have my joy fulfilled in themselves.

其實,「喜樂」這一個主題已經不是主耶穌第一次提及,上一回在「頂房教訓」裡面,當祂論到「葡萄樹與枝子」的比喻,也就是門徒與祂的聯合和門徒要藉著順命去活在祂的愛裡面的時候,祂便提出「喜樂」這個主題。現在,當祂論到門徒在世上要榮耀祂的使命和他們在所啟示的真理上要站立得穩的時候,祂又再次提起「喜樂」這個主題。好像是每到一些關鍵的時刻,祂都會鼓勵門徒該有一個喜樂的心,但這種喜樂是「祂的喜樂」,與世上的喜樂不一樣,也是這世界所不能賦予的。不過兩次其實都是與祂的離去和門徒在世的使命有關。

頭一次提醒門徒在祂的肉身離開他們以後,他們同樣可以繼續與祂聯合,保守自己在祂的愛裡面(見15:9-17的分析)。第二次則是在他們榮耀主耶穌的使命上,當他們見證主耶穌的神性和傳遞父上帝在主耶穌身上的啟示時,他們能夠忠心和站立得穩,但這一次他給門徒的把握卻是出自父上帝在祂離世後對他們的保守。我也想,在這一個關鍵的時刻,門徒很快便要「失去」主耶穌肉身的同在和護佑(見上一節17:12的分析),要踏上主耶穌的腳踪,第一次單獨去面對這個與上帝和祂們為仇的世界,但他們應該看到這一切,背後的意義,以一個喜樂的心去迎見他們生命中這新的里程碑——他們要成聖和開始進入榮耀,就跟他們的主耶穌一樣(見禱文餘下的部份),更何況,其實他們並不真的孤單,因為主耶穌會藉著聖靈回到他們身邊,他們藉著順命可以繼續將自己保守在主耶穌的愛裡面,得以在他們的使命上開花結果,最後還有父上帝的保守——他們最後和最偉大的「倚靠」(參考約16:32)。

祈禱:
慈愛又信實的主,祢藉耶穌基督顯示出如何在苦難的十架上榮耀上帝,至終得享天國與主契合的永恒喜樂。求主加強我們的信心,無論生活順逆也能持守上帝在主基督裡的信,順服上帝的召命,好叫我們至終可以進入榮耀的國度裡,得享天福。奉主名求。阿們。

Friday, 22 July 2016

約翰福音讀後 17:10 - 13  鄺英銓

17:10 [hb5] 凡 是 我 的 都 是 你 的 、 你 的 也 是 我 的 . 並 且 我 因 他 們 得 了 榮 耀 。
[kjv] And all mine are thine, and thine are mine; and I am glorified in them.
17:11 [hb5] 從 今 以 後 、 我 不 在 世 上 、 他 們 卻 在 世 上 、 我 往 你 那 裡 去 。 聖 父 阿 、 求 你 因 你 所 賜 給 我 的 名 保 守 他 們 、 叫 他 們 合 而 為 一 像 我 們 一 樣 。
[kjv] And now I am no more in the world, but these are in the world, and I come to thee. Holy Father, keep through thine own name those whom thou hast given me, that they may be one, as we are.
17:12 [hb5] 我 與 他 們 同 在 的 時 候 、 因 你 所 賜 給 我 的 名 、 保 守 了 他 們 、 我 也 護 衛 了 他 們 、 其 中 除 了 那 滅 亡 之 子 、 沒 有 一 個 滅 亡 的 . 好 叫 經 上 的 話 得 應 驗 。
[kjv] While I was with them in the world, I kept them in thy name: those that thou gavest me I have kept, and none of them is lost, but the son of perdition; that the scripture might be fulfilled.
17:13 [hb5] 現 在 我 往 你 那 裡 去 . 我 還 在 世 上 說 這 話 、 是 叫 他 們 心 裡 充 滿 我 的 喜 樂 。
[kjv] And now come I to thee; and these things I speak in the world, that they might have my joy fulfilled in themselves.

在說畢這些沈重的話以後,主耶穌忽然說:「現在我往你那裡去,我還在世上說這話是叫他們心中充滿我的喜樂。」又再一次證實了我們起初的假切,也就是這篇禱文既是祂在上十字架前對父的傾心吐意,同時亦是祂在門徒面前說給他們聽的公禱,藉以給門徒得著鼓舞。在這個別離在即而門徒又感到前途茫茫的時刻,主耶穌竟然引進了「喜樂」這個主題,可說是異于尋常和出乎門徒意料之外,與他們當時的心境成了一個極鮮明的對比。不過,主耶穌將這「喜樂」加上了指定冠辭「我的喜樂」,這說明了祂所說的「喜樂」是祂所特有的,並非人世間的喜樂。後者是人的生命在「風和景明」的時候產生來的,而前者卻是在生命的風浪中看到了上帝的計劃,保守和榮耀而產生的(見路10:21-22, 注意10:1-20特別是17:12-16裡面的經文背景,又參太11:20-30)。

祈禱:
恩慈又信實的主上帝啊,祢賜給人類的喜樂,不像世人所求的短暫而空虛,在我們未懂之先,聖靈已親自用說不出的歎息替我們禱告。求祢教我們在這物質主義的年代,脫去妄求驕奢安逸的心,為能夠在境遇困難的時刻見到祢恩慈的臨在而喜樂,好叫我們生命的盼望不建立在虛浮的榮華中,而是在那能賜永恒生命的主上帝裡面。奉主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