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9 November 2015

教牧書信讀後之三  王葉翠芬

提多書1:7-1:11
1:7 [hb5] 監 督 既 是   神 的 管 家 、 必 須 無 可 指 責 、 不 任 性 、 不 暴 躁 、 不 因 酒 滋 事 、 不 打 人 、 不 貪 無 義 之 財 、
[kjv] For a bishop must be blameless, as the steward of God; not selfwilled, not soon angry, not given to wine, no striker, not given to filthy lucre;
1:8 [hb5] 樂 意 接 待 遠 人 、 好 善 、 莊 重 、 公 平 、 聖 潔 、 自 持 .
[kjv] But a lover of hospitality, a lover of good men, sober, just, holy, temperate;
1:9 [hb5] 堅 守 所 教 真 實 的 道 理 、 就 能 將 純 正 的 教 訓 勸 化 人 . 又 能 把 爭 辯 的 人 駁 倒 了 。
[kjv] Holding fast the faithful word as he hath been taught, that he may be able by sound doctrine both to exhort and to convince the gainsayers.
1:10 [hb5] 因 為 有 許 多 人 不 服 約 束 、 說 虛 空 話 、 欺 哄 人 . 那 奉 割 禮 的 、 更 是 這 樣 。
[kjv] For there are many unruly and vain talkers and deceivers, specially they of the circumcision:
1:11 [hb5] 這 些 人 的 口 總 要 堵 住 . 他 們 因 貪 不 義 之 財 、 將 不 該 教 導 的 教 導 人 、 敗 壞 人 的 全 家 。
[kjv] Whose mouths must be stopped, who subvert whole houses, teaching things which they ought not, for filthy lucre's sake.

最近看過一個新聞時事節目,是講關於現今的數據年代,其中訪問了一個網頁編輯的工作者,他指出原來在網上以「不」字為首的標題,比較多人溜覽。我很有興趣知道背後的心理是什麽。是不是「不」字為首的字句代表警告,所以特別引人注意? 還是一般人對負面的經驗比較深刻,容易惹人共鳴?

今日的經文,大家可有留意出了多少個「不」字?是否只是針對監督和當時不服約束受傳统割礼不接受基督的人?對於我們來說,又有沒有不安本份,不接受自己角色上的約束?有值得自我檢討的地方嗎?然而,我們舊時常聽的一句話:「學好三年,學壞三日」,經年累月的經驗教我學曉去欣賞一個人培養品格的恆心,因為要花的心機和時間往往更多。

經文提到監督要有的特質:
「樂 意 接 待 遠 人 、 好 善 、 莊 重 、 公 平 、 聖 潔 、 自 持 .堅 守 所 教 真 實 的 道 理 、 就 能 將 純 正 的 教 訓 勸 化 人 . 又 能 把 爭 辯 的 人 駁 倒 了…… 這 些 人 的 口 總 要 堵 住 .」
仔細的讀,每一個品格都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又要樂於接受別人的提醒,不怕困難方能做到。我認為最終也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靠賴上帝的恩典,時刻警醒抵抗魔鬼的引誘,對聖靈的提醒保持開放的心,並勇於行動,做好本份,見證上主。對於你來說,今天你又是否願意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出良好品格?(待續)

祈禱:
天父上帝啊,祢看重僕人的忠心而非外貌,更對我們的品行有所要求,懇求聖靈感化我們常有好善厭惡之心,緊靠從上主而來的能力和智慧,每天過得勝的日子。奉主命求。阿們。

Sunday, 8 November 2015

約翰福音讀後感 13 章 36-38節     鄺英銓

13:36 [hb5] 西 門 彼 得 問 耶 穌 說 、 主 往 那 裡 去 。 耶 穌 回 答 說 、 我 所 去 的 地 方 、 你 現 在 不 能 跟 我 去 . 後 來 卻 要 跟 我 去 .
[kjv] Simon Peter said unto him, Lord, whither goest thou? Jesus answered him, Whither I go, thou canst not follow me now; but thou shalt follow me afterwards.
13:37 [hb5] 彼 得 說 、 主 阿 、 我 為 甚 麼 現 在 不 能 跟 你 去 . 我 願 意 為 你 捨 命 。
[kjv] Peter said unto him, Lord, why cannot I follow thee now? I will lay down my life for thy sake.
13:38 [hb5] 耶 穌 說 、 你 願 意 為 我 捨 命 麼 . 我 實 實 在 在 的 告 訴 你 、 雞 叫 以 先 、 你 要 三 次 不 認 我 。
[kjv] Jesus answered him, Wilt thou lay down thy life for my sake? Verily, verily, I say unto thee, The cock shall not crow, till thou hast denied me thrice.

在這裡我看到確是一班胡里胡塗的門徒,尤其是那冒冒失失的彼得。主耶穌剛剛才頒下了一度新命令,他們卻一點也不在意,也沒有將耶穌的話聽進去,馬上便跳回去耶穌要離去那條路的話題上。當然,主耶穌很快便要離他們而去對他們來說實在太令他們震驚了,所以他們才不能將他們的關注完全放在這一方面。

當彼得窮追不捨地追問耶穌他要往那裡去的時候,主耶穌回答說:「我去的地方,你現在不能去,後來卻要跟我去。」(36(b)),主耶穌這樣回答是有兩個層面的。從一個較高的層面去看,主耶穌現在要踏上的是為這個世界贖罪之路,在這救贖的工作上彼得當然是不能有所參與的。但從另一個層面去看,有一天彼得同樣要走上十字架殉道去榮耀上帝(見21:18-19)。

最後,在彼得繼續為自己去分辨的時候,主耶穌在繼猶大之後,預言了彼得要不認他,主耶穌這樣做是為了預備好彼得去面對他將來的失敗,而不是去令他感到難堪(參路22:31-34),主耶穌的愛總是這樣無微不致。

祈禱:
全能又全愛的上主阿,祢藉着十字架犧牲來啓示祢的大愛,好叫我們除了頭腦明白之外,還身體力行的實踐出來。奉主名求。阿們。

Thursday, 5 November 2015

約翰福音讀後–13:34-13:35    鄺英銓

13:34 [hb5] 我 賜 給 你 們 一 條 新 命 令 、 乃 是 叫 你 們 彼 此 相 愛 . 我 怎 樣 愛 你 們 、 你 們 也 要 怎 樣 相 愛 。
[kjv] A new commandment I give unto you, That ye love one another; as I have loved you, that ye also love one another.
13:35 [hb5] 你 們 若 有 彼 此 相 愛 的 心 、 眾 人 因 此 就 認 出 你 們 是 我 的 門 徒 了 。
[kjv] By this shall all men know that ye are my disciples, if ye have love one to another.

主耶穌向門徒宣告了他很快便進入他最後的榮耀,以後(His ultimate glorification), 他便開始轉向這班門徒彼此間的關係。我想這時主耶穌是心情非常複雜的。一方面,在十字架上他所要彰顯和成就的,是他自創世以來最痛苦的工作,因為他所要背負的是全世界的罪(見1:29)。另一方面,這也是他最榮耀的時刻,因為在十字架上他彰顯上帝的大愛和成就祂的救贖(參17:1-3)。

不單這樣,他很快便要功成身退,重回慈父的懷抱(見17:4-5)。可是,在這個時刻他最感到依依不捨的,恐怕還是這班與他聚首三年,卻仍是渾渾噩噩,胡里胡塗的門徒。「在我離世之後便只剩下這一班傻孩子,他們可以面對從世界而來的苦難和仇恨嗎?」(見15:18-21,16:33)。這指定是主耶穌有當天晚上的一個心結。

於是主耶穌便引進了「彼此相愛」這個主題,因為唯有門徒在這世上能夠做到彼此相愛,他們才能團結一致,彼此支撐去應付從這世界而來的挑戰。可惜的是,在我們教會內很多的攻擊竟然是來自教會內部的弟兄和姊妹們,甚至比從世上而來的還要利害得多。

最後,主耶穌稱這個命令為一個新命令,其實叫人去愛神愛人的命令從舊約時代便有,已經存在很久(見路10:25-28)。那未,主耶穌的命令究竟「新」在那裡呢?關鍵便在他那句話的下一半「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也就是說,這個命令新的地方是在於「她」帶給我們一個新的啟示,因為耶穌怎樣去愛我們成為了「如何去愛」的一個新楷模。其實,在他洗門徒腳的時候,這個命令在那幅勝過萬語千言的圖畫裡面便已經呼之欲出:「我怎樣洗你們的腳,你們也應當彼此洗腳。」(v.14),不過這必須等到他捨命在十字架上的時候,那完美的楷模才表明出來。這一個楷模一直到約翰年邁的時候還是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裡,正如我們從前已經引用過的:
「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弟兄捨命。」
約翰一書3:16 (詳情可以參閱13:1-17)裡面的讀經分享)。

祈禱:全能又全愛的上主阿,祢藉耶穌基督為人類犧牲而成為大愛楷模,給作主門徒的留下深刻印像,願我們能學效基督的榜樣,慬遵聖子所教的新命令,彼此相愛,好叫他人認出我們是基督的門徒。奉主名求。阿們。

Wednesday, 4 November 2015

提多書1:5-6  王葉翠芬

1:5 [hb5] 我 從 前 留 你 在 革 哩 底 、 是 要 你 將 那 沒 有 辦 完 的 事 都 辦 整 齊 了 、 又 照 我 所 吩 咐 你 的 、 在 各 城 設 立 長 老 .
[kjv] For this cause left I thee in Crete, that thou shouldest set in order the things that are wanting, and ordain elders in every city, as I had appointed thee:
1:6 [hb5] 若 有 無 可 指 責 的 人 、 只 作 一 個 婦 人 的 丈 夫 、 兒 女 也 是 信 主 的 、 沒 有 人 告 他 們 是 放 蕩 不 服 約 束 的 、 就 可 以 設 立 。
[kjv] If any be blameless, the husband of one wife, having faithful children not accused of riot or unruly.


在現今的地理來說革哩底是希臘最大的島嶼,也是希臘人口最多的,相傳這亦是宙斯 - 宇宙之神的出生地。在古時,這裡的民眾極有可能是崇拜希臘諸神的地方。今日的經文講到保羅留提多在革哩底,相信他倆曾經一齊抵達而把提多留下,處理建立教會的職務。保羅吩咐提多要做的事情十分清楚,就是要在各城設立長老。島嶼大,城市也多,需要長老指導傳揚福音的工作亦迫切。


經文接着指出三個原則去挑選長老 :
1. 無 可 指 責 的 人
2. 只 作 一 個 婦 人 的 丈 夫 、 兒 女 也 是 信 主 的
3. 沒 有 人 告 他 們 是 放 蕩 不 服 約 束 的
「無 可 指 責」是教牧書信常見的一個詞語, 亦见於提摩太前書3:2, 5:7, 6:14和提多書1:6,7,2:8,一來這是對個人操守的嚴格要求,二來也是「叫 那 反 對 的 人 、 既 無 處 可 說 我 們 的 不 是 、 便 自 覺 羞 愧」(多2:8) ,換句話說,他們/她們是不惹是非,叫初信者能焦點於基督的福音上。


對於長老的家庭生活也有所要求,雖然不知道要「作 一 個 婦 人 的 丈 夫」是否談到長老的婚姻在法律上必須清明,但明顯這是要求他們對伴侶是忠貞不渝。舊約聖經多次以婚姻比喻以色列人和耶和華的關係,能作一個婦人的丈夫也是點出品格忠貞的重要。此外,更要求「兒 女 也 是 信 主 的」,與提摩太前書所提「使 兒 女 凡 事 端 莊 順 服」(提前3:4),「好 好 管 理 兒 女」(提前3:12) 比較起來, 更着重長老的家庭宗教教育。大家需留意保羅並沒有要求提多一定要揀猶太人,若是外邦人當上此職,必須也是能在信仰上影响下一代。


最後是一些「沒 有 人 告 他 們 是 放 蕩 不 服 約 束」的人。提摩太前書曾提到控告長老的呈案必須有兩三個見證人,否則就不要處辦(提前5:19),今日經文更是防患未然,要揀一些從沒有被人呈過告案的人作長老。


多年來都接受社會科學教育的我,很自然觀察到這三個原則都是偏重選上社會上認受的人,大家又以為如何?究竟閱讀聖經時,了解當時社會狀況有什麼重要性?(待續)


祈禱:
天父上帝啊,祢的智慧何等高深,仁愛又何等廣闊!求主憐憫我們的不足和小見,啟示祢的真理知識,叫尋求祢的人得以明白,好準備自己作祢的僕人。奉主命求。阿們。

Tuesday, 3 November 2015

約翰福音讀後 

十三章31-33節   鄺英銓

13:31 [hb5] 他 既 出 去 、 耶 穌 就 說 、 如 今 人 子 得 了 榮 耀 、   神 在 人 子 身 上 也 得 了 榮 耀 。
[kjv] Therefore, when he was gone out, Jesus said, Now is the Son of man glorified, and God is glorified in him.
13:32 [hb5]   神 要 因 自 己 榮 耀 人 子 、 並 且 要 快 快 的 榮 耀 他 。
[kjv] If God be glorified in him, God shall also glorify him in himself, and shall straightway glorify him.
13:33 [hb5] 小 子 們 、 我 還 有 不 多 的 時 候 、 與 你 們 同 在 . 後 來 你 們 要 找 我 、 但 我 所 去 的 地 方 、 你 們 不 能 到 . 這 話 我 曾 對 猶 太 人 說 過 、 如 今 也 照 樣 對 你 們 說 。
[kjv] Little children, yet a little while I am with you. Ye shall seek me: and as I said unto the Jews, Whither I go, ye cannot come; so now I say to you.

在主耶穌處理了他跟猶大的關係以後,他開始去預備門徒的心,也就是被聖經學者所稱為的「頂房教訓」〝The upperroom discourse〞(13:31-17:26,又參可14:12-16,路22:7-13)。

主耶穌頭一個對門徒的宣告便是他馬上便要進入他的榮耀裡去,也就是他要上十字架受死,埋葬,從死裡復活,升天離世歸父的整個過程,所以他對門徒說:「我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這些話他從前已經跟猶太人說一共兩次(7:33-34,8:21-22),但這一回卻是在語氣上溫和得多,他稱呼門徒為「小子們」,在原文中一個溫厚的長者對卑輩的稱呼,正如日後使徒約翰對他自己的卑輩的稱號一樣(見約一2:1,12,18,28;3:7)。

祈禱:全能又全愛的上主阿,祢藉「頂房教訓」和祢寬容出賣祢的猶大,來啓示祢的大愛,叫我們除了頭腦明白之外,還身體力行的實踐出來。奉主名求。阿們。

Monday, 2 November 2015

教牧書信讀後之三    王葉翠芬

提多書1:1-4
1:1 [hb5]   神 的 僕 人 、 耶 穌 基 督 的 使 徒 保 羅 、 憑 著   神 選 民 的 信 心 、 與 敬 虔 真 理 的 知 識 、
[kjv] Paul, a servant of God, and an apostle of Jesus Christ, according to the faith of God's elect, and the acknowledging of the truth which is after godliness;
1:2 [hb5] 盼 望 那 無 謊 言 的   神 、 在 萬 古 之 先 所 應 許 的 永 生 、
[kjv] In hope of eternal life, which God, that cannot lie, promised before the world began;
1:3 [hb5] 到 了 日 期 、 藉 著 傳 揚 的 工 夫 、 把 他 的 道 顯 明 了 . 這 傳 揚 的 責 任 、 是 按 著   神 我 們 救 主 的 命 令 交 託 了 我 。
[kjv] But hath in due times manifested his word through preaching, which is committed unto me according to the commandment of God our Saviour;
1:4 [hb5] 現 在 寫 信 給 提 多 、 就 是 照 著 我 們 共 信 之 道 作 我 真 兒 子 的 . 願 恩 惠 平 安 、 從 父   神 和 我 們 的 救 主 基 督 耶 穌 歸 與 你 。
[kjv] To Titus, mine own son after the common faith: Grace, mercy, and peace, from God the Father and the Lord Jesus Christ our Saviour.

終於讀到教牧書信的最後一部: 提多書,這書跟提摩太前後書有共同之處,所以合稱為教牧書信。例如它們所用的言詞都十分相似,亦是保羅特別寫給提多的一封信,但內容卻是對全教會的教導。三封書信的起首都有提及保羅自己的身份,有趣是今次他以「神的僕人」自稱,並不是保羅書信常見的「基督的僕人」。這樣,保羅似乎把他延續了亞伯拉罕,摩西和大衞的職事作為重點,因為他們亦同樣以「神的僕人」自稱:
「 神 的 僕 人 、 耶 穌 基 督 的 使 徒 保 羅 、 憑 著   神 選 民 的 信 心 、 與 敬 虔 真 理 的 知 識,盼 望 那 無 謊 言 的   神 、 在 萬 古 之 先 所 應 許 的 永 生」
保羅對自己受呼召的肯定,是建基於他對上帝的「信心」、「知識」、「行為」和「盼望」上。在這全備的根基下,他接受「傳揚」福音的使命。

從保羅身上,我們看到呼召作聖職的人,根基是建立在何等穩固的基礎上,無一偏頗,也不易跌倒!最重要是保羅走到不同地方去建立初期教會,落實他所交托的使命,與基督徒的群體是結連的,這使他在世上多了許多屬靈的家。今次他是寫信給「共信之道的真兒子」提多,再以真理去建立上帝的家,在革哩底(Crete) 傳揚基督的福音。看到使徒保羅生命的豐盛,不由得不從心裡佩服他起來!(待續)

祈禱:
全能永生的上帝,祢從創世以先,已應許給我們永生,並藉耶穌基督的救贖,把祢的大愛彰顯出來﹔也讓我們看到使徒保羅為祢傳揚福音建立教會的美好榜樣。願我們能效法使徒的信心,在真理的知識,敬虔的行為和不變的盼望裡,為主作工渡過一生。奉主名求。阿們。

Sunday, 1 November 2015

約翰福音讀後13:27b -30     鄺英銓

13:27 [hb5] 他 喫 了 以 後 、 撒 但 就 入 了 他 的 心 。 耶 穌 便 對 他 說 、 你 所 作 的 快 作 罷 。
[kjv] And after the sop Satan entered into him. Then said Jesus unto him, That thou doest, do quickly.
13:28 [hb5] 同 席 的 人 、 沒 有 一 個 知 道 是 為 甚 麼 對 他 說 這 話 。
[kjv] Now no man at the table knew for what intent he spake this unto him.
13:29 [hb5] 有 人 因 猶 大 帶 著 錢 囊 、 以 為 耶 穌 是 對 他 說 、 你 去 買 我 們 過 節 所 應 用 的 東 西 . 或 是 叫 他 拿 甚 麼 賙 濟 窮 人 。
[kjv] For some of them thought, because Judas had the bag, that Jesus had said unto him, Buy those things that we have need of against the feast; or, that he should give something to the poor.
13:30 [hb5] 猶 大 受 了 那 點 餅 、 立 刻 就 出 去 . 那 時 候 是 夜 間 了 。
[kjv] He then having received the sop went immediately out: and it was night.

主耶穌最後對猶大說:「你所作的快去作吧!」這是他對猶大最後的一種尊重(因為知道猶大心意已決)。我看到了主耶穌對猶大的愛是那樣柔和和寧靜,內中沒有半點的苦毒,憤怒和自憐。「猶大受了那點餅後就立刻出去,那時候是夜間了」。這節經文讓我不寒而慄,讓我想起罪惡,權勢抬頭的時刻,我又彷彿看到猶大在心意已決之後(正如我們從前已經分析過的),慢慢地走進那永恆的黑暗裡面,回不了頭。

在四卷福音書中,皆有記載主耶穌在最後關頭如何去面對猶大,可見其重要性。在那天晚上,撒但發動了對主耶穌在世上最後一程的總攻擊,而他所發的第一炮便是透過猶大(見13:2)。撒但所作的是非常險惡的,因為最能傷害我們的人便是我們所愛的人。主耶穌如何去面對猶大,成為了祂在上十字架前一個最嚴峻的考驗──祂若不能以愛和寬恕去面對猶大,祂如何還能夠為那些最不可愛的人上十字架?(待續)

祈禱:
全能的上帝呀,求祢俯聽我的禱聲:叫我們能跟隨聖子的典範,以愛和寬恕去面對背叛及傷害我們的人,克勝撒但的攻擊,以基督的十字架為榮,犧牲自己去讓主的旨意得以成完。奉主耶穌基督的名而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