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hb5] 耶 穌 說 、 我 實 實 在 在 的 告 訴 你 、 人 若 不 是 從 水 和 聖 靈 生 的 、 就 不 能 進 神 的 國 。
[kjv] Jesus answered, Verily, verily, I say unto thee, Except a man be born of water and of the Spirit, he cannot enter into the kingdom of God.
3:6 [hb5] 從 肉 身 生 的 、 就 是 肉 身 . 從 靈 生 的 、 就 是 靈 。
[kjv] That which is born of the flesh is flesh; and that which is born of the Spirit is spirit.
3:7 [hb5] 我 說 、 你 們 必 須 重 生 、 你 不 要 以 為 希 奇 。
[kjv] Marvel not that I said unto thee, Ye must be born again.
3:8 [hb5] 風 隨 著 意 思 吹 、 你 聽 見 風 的 響 聲 、 卻 不 曉 得 從 [kjv] The wind bloweth where it listeth, and thou hearest the sound thereof, but canst not tell whence it cometh, and whither it goeth: so is every one that is born of the Spirit.
昨天談到尼哥底母夜訪耶穌,今日續講。我認為焦點不在他夜間來訪,而在他為什麼想見耶穌。你同意嗎?
還有,在這之前,我介紹了一樣約翰福音的寫作特色,就是在錯落的對白中,為真理作出討論。不過,今次的經文並沒有提到尼哥底母有否經歷到重生、還是在討論的層面。我都要問問你,你已經得到重生沒有?
經文在3:5節繼續記載下去,我們看到耶穌說:
「我 實 實 在 在 的 告 訴 你 、 人 若 不 是 從 水 和 聖 靈 生 的 、 就 不 能 進 神 的 國 。」
祂主動啟示尼哥底母(其實耶穌已知他要什麼),但你知嗎?(提示:耶穌兩次答他(參3:4-5))
耶穌接著說:「從 肉 身 生 的 、 就 是 肉 身 . 從 靈 生 的 、 就 是 靈 。」
祂還繼續說:「你 們 必 須 重 生 、 你 不 要 以 為 希 奇 。 風 隨 著 意 思 吹 、 你 聽 見 風 的 響 聲 、 卻 不 曉 得 從 那 裡 來 、 往 那 裡 去 . 凡 從 聖 靈 生 的 、 也 是 如 此 。 」
耶穌甚至將生命作簡單的二分,就是分為屬肉身和屬靈性的,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二者永不會混亂。至於重生,縱然尼哥底母不明白,但因 為此一觀念實在太重要,所以耶穌唯有再講一次。不過,今次還附上以風比喻聖靈的工作,你估尼哥底母是否明白多一點?(待續)

![相片:約翰福音讀後–1:35-1:39
1:35 再 次 日 、 約 翰 同 兩 個 門 徒 站 在 那 裏 。
[kjv] Again the next day after John stood, and two of his disciples;
1:36 他 見 耶 穌 行 走 、 就 說 、 看 哪 、 這 是 神 的 羔 羊 。
[kjv] And looking upon Jesus as he walked, he saith, Behold the Lamb of God!
1:37 兩 個 門 徒 聽 見 他 的 話 、
[kjv] And the two disciples heard him speak, and they followed Jesus.
1:38 耶 穌 轉 過 身 來 、 看 見 他 們 跟 著 、 就 問 他 們 說 、 你 們 要 甚 麽 。 他 們 說 、拉 比 、 在 那 裏 住。 ( 拉 比 翻 出 來 、 就 是 夫 子 。 )
[kjv] Then Jesus turned, and saw them following, and saith unto them, What seek ye? They said unto him, Rabbi, (which is to say, being interpreted, Master,) where dwellest thou?
1:39 耶 穌 說 、 你 們 來 看 。 他 們 就 去 看 他 在 那 裏 住 、 這 一 天 便 與 他 同 住 、 那 時 約 有 申 正 了 。
[kjv] He saith unto them, Come and see. They came and saw where he dwelt, and abode with him that day: for it was about the tenth hour.
仍是昨天同一條問題:你是否接受約翰的見證?但他的兩個門徒就信了他的見證,跟從了耶穌。(參37節)
耶穌見他們二人在跟著自己,就轉身問他們:「你們要甚麽?」耶穌樣樣都不問,却只問這問題,當中甚値得我們去思巧,我想門徒他們自己也不知道。這正如一般人,許多時不知自己要什麽,追求著什麽。我們也一樣,所以耶穌這問題甚値得我們作首先的反省。今天你是否知道自己要什麽、追求的又是什麽呢?
更有趣是門徒的回應,怎會有人用問題去回復問題!但門徒真的這樣,且聽他們說:「拉比、在那裏住?」但更不容易去明白的是耶穌的回應。他答道:「你們來看」。到這裏要停一停,簡略介紹一下約翰福音的一樣寫作特色:就是(我戲言)
很廣州話「無厘頭」。換言之,就是答非所問,問非所答,結果是令人摸不著頭腦,難以理順他們的關係脉絡。不過,在這些錯落的對白中,往往帶出令人深入反省的對話。耶穌就捉住這些話幷轉化之,繼續講說祂想講的主題。這裏如是,第三章耶穌與尼哥底母談重生亦如是,第四章耶穌在雅各井與婦人談道更如是。(待續)](https://scontent-a.xx.fbcdn.net/hphotos-prn2/t1.0-9/10313525_284418935052145_5807772483946334061_n.jpg)

![相片:約翰福音讀後–1:15-18
1:15 約 翰 為 他 作 見 證 、 喊 著 說 、 這 就 是 我 曾 說 、 那 在 我 以 後 來 的 、 反 成 了 在 我 以 前 的 . 因 他 本 來 在 我 以 前 。
[kjv] John bare witness of him, and cried, saying, This was he of whom I spake, He that cometh after me is過referred before me: for he was before me.
1:16 從 他 豐 滿 的 恩 典 裡 我 們 都 領 受 了 而 且 恩 上 加 恩 。
[kjv] And of his fulness have all we received, and grace for grace.
1:17 律 法 本 是 藉 著 摩 西 傳 的 、 恩 典 和 真 理 、 都 是 由 耶 穌 基 督 來 的 。
[kjv] For the law was given by Moses, but grace and truth came by Jesus Christ.
1:18 從 來 沒 有 人 看 見 神 . 只 有 在 父 懷 裡 的 獨 生 子 將 他 表 明 出 來 。
[kjv] No man hath seen God at any time; the only begotten Son, which is in the bosom of the Father, he hath declared him.
十五節提到約翰為耶穌作的的見證:
「這 就 是 我 曾 說 、 那 在 我 以 後 來 的 、 反 成 了 在 我 以 前 的 . 因 他 本 來 在 我 以 前 。」(約1:15)
顯然約翰是當面見著耶穌而為他作見證的,不過,我就是不太明白十六節提到的「豐滿的恩典」?什麼是「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這話作何解?你有沒有這些問題?你會否停下來問一問或者查考書本?
十七節提到兩個人物,摩西和耶穌,但他們傳的東西卻是不同:律法本是摩西傳的,耶穌卻引進了恩典和真理,你又有沒有接受這些呢?你的生命是否反映上帝的恩典和真理?
十八節則指出聖子第四樣工作:將父的屬性表明出來。我們都沒見過上帝,那麼你可否藉着耶穌而認識父神?更進一歩,你有沒有和祂建立親密而恆切的關係?(待續)](https://scontent-b-lga.xx.fbcdn.net/hphotos-frc1/t1.0-9/1001973_281757208651651_9050473727244874822_n.jpg)
![相片:約翰福音讀後–1:13-14:
1:13 [hb5] 這 等 人 不 是 從 血 氣 生 的 、 不 是 從 情 欲 生 的 、 也 不 是 從 人 意 生 的 、 乃 是 從 神 生 的 。
[kjv] Which were born, not of blood, nor of the will of the flesh, nor of the will of man, but of God.
1:14 [hb5] 道 成 了 肉 身 、 住 在 我 們 中 間 、 充 充 滿 滿 的 有 恩 典 有 真 理 。 我 們 也 見 過 他 的 榮 光 、 正 是 父 獨 生 子 的 榮 光 。
[kjv] And the Word was made flesh, and dwelt among us, (and we beheld his glory, the glory as of the only begotten of the Father,) full of grace and truth.
很明顯,施洗約翰(天主教作洗者約翰) 為耶穌作見證是另一個主角。他主要的工作是為耶穌作見證。由1:6至今,談到世人不接受耶穌,這是人世間常見的現像,正如黑暗不接受光(即人不接受耶穌) ,但十二節卻保證說:
「凡 接 待(受)他 的 、 就 是 信 他 名 的 人 、 他 就 賜 他 們 權 柄 、 作 神 的 兒 女 。」(1:12)
這裡最直接的應用是作為基督徒的你,你有否表達你的信?但什麼是信耶穌?作基督的門徒又是什麼意思?這是我們要好好去反省反省的。
接著今日的經文(即十三到十四節) 提到一個神學上極重要的課題:「道成肉身」(甚至有人說這是聖公會最重要的神學思想) 。這是描述耶穌的第一個旅程,即由天上來至人間,我相信普天頌贊之離天歌,最能將聖子這種的愛與犧牲的情懷表達出來:
離天歌
1 主曾離天宮,曾拋棄尊榮,來救我,來救千萬眾;伯利恒城中,無斗室堪容,破馬棚,難敵嚴寒風:
2 天軍皆稱頌,中樂振蒼穹,宣揚主無量大尊榮;主卻願虛己,降世成貧窮,甘卑微,身受諸苦痛:
3 狐狸處幽洞,鳥雀居林中,蔽風雨,有綠樹蒼松;神子卻不同,勞碌倦行蹤,過荒漠,露宿野草叢:
4 主降世界中,宣揚真道統,賜平安,釋放全民眾;反挨盡譏諷,遭荊冠戲弄,受難山,十架負擔重:
5 日後天門開,得勝主複來,眾天軍唱歌同慶凱;聽主召我歸,說“到天家來,你居處,我已早安排。”
副歌:1-4求居我心中,主耶穌,我心中有地方可容。
5 我到那時候,主耶穌,必遵命,喜樂滿心懷。
第一個感受耶穌這樣愛我們,我們又有沒有學效祂道成肉身的榜樣?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將這神學道理實踐出來嗎?(待續)](https://fbcdn-sphotos-e-a.akamaihd.net/hphotos-ak-ash3/t1.0-9/p526x296/10155860_281503312010374_7943467288742385949_n.jpg)
![相片:約翰福音讀後–1:8-1:12:
1:8 [hb5] 他 不 是 那 光 、 乃 是 要 爲 光 作 見 證 。
[kjv] He was not that Light, but was sent to bear witness of that Light.
1:9 [hb5] 那 光 是 真 光 、 照 亮 一 切 生 在 世 上 的 人 。
[kjv] That was the true Light, which lighteth every man that cometh into the world.
1:10 [hb5] 他 在 世 界 、 世 界 也 是 藉 著 他 造 的 、 世 界 却 不 認 識 他 。
[kjv] He was in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was made by him, and the world knew him not.
1:11 [hb5] 他 到 自 己 的 地 方 來 、 自 己 的 人 倒 不 接 待 他 。
[kjv] He came unto his own, and his own received him not.
1:12 [hb5] 凡 接 待 他 的 、 就 是 信 他 名 的 人 、 他 就 賜 他 們 權 柄 、 作 神 的 兒 女 。
[kjv] But as many as received him, to them gave he power to become the sons of God, even to them that believe on his name:
千萬別以爲培養下一代與我們討論的無關,其實絶對有關係。皆因我最初要學一科叫做成人學習(Adult Learning)的時候. 主要是探討人如何學習的,當中發覺他們除了由老師及書本這二個主要學習途徑外,同學們間的彼此學習(Peer Group Learning)也是重要。至于如何可以彼此學習,因不是這裏的重點,故不在這裏講說。不過,我們常聽說「教學相長」、「三人行必有我師」,正正指出彼此學習的狀况。雖然有時我覺得這班同學亂說一通,但我們亞洲人噤若寒蟬的狀况,都應該要反思反思。
繼續經文的解說,很明顯經文由昨天的第六節至今天的第十二節是另一個主題。十一節談到接待,我就會問一些問題:「什麽是接待?如何去接待?」原文是παραλαμβάνω,英文譯作received,也是接受之意。按文意這裏是將接待用作接受的意思。所以綜合討論的,應作接受解,這裏是講接受耶穌作爲上帝的兒子。(待續)](https://scontent-a-lga.xx.fbcdn.net/hphotos-frc1/t1.0-9/10177405_281161898711182_8175866052033562520_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