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8 May 2015

在讀教牧書信後感 (王葉翠芬)

提摩太前書 5:1-5:2
5:1 [hb5] 不 可 嚴 責 老 年 人 、 只 要 勸 他 如 同 父 親 . 勸 少 年 人 如 同 弟 兄 .
[kjv] Rebuke not an elder, but intreat him as a father; and the younger men as brethren;
5:2 [hb5] 勸 老 年 婦 女 如 同 母 親 . 勸 少 年 婦 女 如 同 姐 妹 . 總 要 清 清 潔 潔 的 。
[kjv] The elder women as mothers; the younger as sisters, with all purity.

在教會裡,我們一般都會見到不同年紀的教友,並會稱呼他們為弟兄姊妹。但今日的經文提到的不只是弟兄姊妹,更有爸爸媽媽。比起基督教,天主教的信徒較常用Mother 及Papa,就好似我們會稱德蘭修女做Mother Teresa,教宗方濟各做Papa Francisco。究竟為什麼華人基督教會較少在教會內稱呼爸爸媽媽,我自己也未有查究,若大家知道可以告訴我知。

不要輕看一個稱呼,蘊含是一份關係。我自己很欣賞希臘原文中「勸」這個字, 在提摩太前書出現過五次 (1:3, 2:1, 5:1, 5:2, 6:2) ,παρακαλέω 由兩個字組成παρα和καλέω,有在他/她身旁關心勸勉之意,不似現代人,忙過不停,少有在身旁陪伴親人或教友,去勸勉時會被誤解為指責。「不 可 嚴 責 老 年 人 、勸 他 如 同 父 親 . 勸 少 年 人 如 同 弟 兄 .勸 老 年 婦 女 如 同 母 親 . 勸 少 年 婦 女 如 同 姐 妹 .」假若我們能對待不同年紀、不同性別的教友如同家人,教會的關係便會變得密切,大家彼此關懷,互相忍耐,維繫家中各成員團結一心。

今日的經文最後加了一句,「勸 少 年 婦 女 如 同 姐 妹,總 要 清 清 潔 潔 的」,這是對未婚的弟兄說吧!經文所說「總要清潔」(參4:12),又是何解呢?兩性互相吸引是自然的事,男未婚、女未嫁,勸勉時互生情素,怎辦?套用中國人的文化氣質來說,在教會內男女之間應如何以「禮」相待呢?(待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